量,却远远超过了他们预期。
巨型总段造船法比分段造船法的一项优势所在,就是总段的建造能够比分段更精细,需要焊接的地方更少。虽然难度增加了,但船只的强度和质量也增加了。
如果只是普通的检查,也许还不能发现其中的异同。偏偏李嘉文采取了非常规的检查。
于是,巨型总段造船法生产出来的船舶的各项指标,便变的突出起来。
李嘉文不愿相信,又去了两趟大华的船厂,回来后,就变的沉默寡言了。、
这是一名工程师,见到革命性变革的时候的自然情绪。
他曾经所熟悉的,他曾经所学习过的,他曾经所擅长的东西,不期然间,就发生了改变。
日后,作为船舶项目经理,他又要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一艘新船呢?
而且,大华的船只,也有些太骇人听闻了。
老板到的报告,会不会直接摔自己脸上?
李嘉文的思绪乱糟糟的,眼睛无神的望着桌面上的资料箱。
“要不,报告就按照常规的来写好了。”李嘉文的副手善解人意的说道:“就按格式报上去,别的多一句都不说。”
“那怎么解释60名工程师和2个夜晚的加班?咱们只进行了常规检查,竟然派遣这么多人出差,难道是来旅游了?”李嘉文问道。
副手小心的道:“提前天做完就够吓人了,再把那些指标写上去,怎么想怎么不可能。”
“我们的工作,就是照实报告。”李嘉文似乎想明白了,舒展开眉头,道:“大华确实完成了船只的建造,而且建造出的船只质量,大大超出了我们的要求。”
“那样的话,岂不是说大华实业用200天时间造出了一条别人用一年时间也不一定能造好的船?而且各方面的质量水平达到了军舰的标准?”他说的标准,并不是装甲厚度等方面,纯粹是工业上的指标值。
由于是大华的第一艘船,又有总段造船法分担压力,在工厂过甚的要求下,这条船的各项指标确实超过了普通的民运船舶。
李嘉文无奈道:“事实就是这么回事,大华的船厂你也了,以他们的进度,你觉得能否在200天内,完成一艘船。”
副手憋红了脸,迟疑道:“样子……是……能的。”
“所以,我们不报告,其他船厂的经理,总会报告的。”李嘉文的心情有点奇怪。作为一名船舶工程师,他期望见到200天完成一艘船的奇迹,但身为船舶项目经理,他又直觉上觉得,200天造船是一种假象。
在沉闷的空气中,李嘉文完成了自己的报告,然后叫来副手,让他带着文件回新加坡,并道:“我留下接收船只,做最后一次实地检查。叫公司的人马过来吧。”
副手怪怪的道:“您亲自接收船只?没必要吧。”
“我想大华的船,下水以后的表现,会不会有问题。要是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其他船东订的船。”李嘉文的语气怅然若失。
这时候,他万分后悔怎么没有早点派人来跟踪检查大华的造船过程。当时只觉得出差的成本高,工程师的意愿差,又是万吨的货轮,就没有特别派人出来。
谁想到,竟然会遇到这种公司。
不管怎么说,只要大华实业交付的船只没有问题,那就行了。
提前几个月交船,还能让公司多赚两个月的运输费。
李嘉文心底安慰自己。
抬起头来,副手扭扭捏捏的没有走。
“怎么了?”李嘉文奇道
“其实,我也想留下。”副手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他前面的话,可是想说大华是违规的。
李嘉文失笑,转念一想,这也是一次见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