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五节 流血的单于庭(3)(2 / 3)

,在康居境内,匈奴骑兵可以随意进出。

还许诺年年朝贡,岁岁敬献。

随后大夏也遣使求和,送来无数财宝。

于是他与大夏、康居在沩水河畔签订了《沩水盟约》,规定匈奴为大夏、康居的宗主国。

大夏和康居国王世世代代为匈奴单于之子。

必须按时朝贡和贡献,还要为匈奴警惕和戒备月氏人。

在签下这个条约后,句犁湖才引兵东归。

从汉朝随便学了点皮毛,用了点手段,就能使整个匈奴的军队的战斗力都焕然一新。

倘若夏务变法完全成功,那匈奴即使不如汉,恐怕也能与汉打得有来有回,不至于像现在,连还手能力都没有,只能天天祈祷,大漠天险和河西走廊能够迟滞汉军的来袭。

现在,阳罔居然说,这瓦尔那之制的推动,居然能让变法失败?

句犁湖与狐鹿涉怎能不变色?

阳罔看着这两人,轻声说道:“臣闻商君曰: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拙无所处,罢无所生。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今单于用’瓦尔那‘之制,使猛士不得于上进,而能吏不得于升迁,忠义之臣屈于庸碌之辈下,则国必亡,政必衰……”

“更将失信天下,臣以为,此举无异于自断臂膀,自伤脊梁……还请单于明察之……”

句犁湖听了,微微一笑,道:“哲别王过虑了,本单于从未想过用瓦尔那于匈奴……”

“哲别王难道以为本单于会蠢到这样的地步吗?”句犁湖笑着道:“本单于只是想将此制用于西域、大夏或身毒之属,以此制弱其国,制其民,令我匈奴永强于彼!”

这正是句犁湖的真实目的。

在句犁湖看来,汉朝的好东西,自己享受就可以了,没必要去分享给康居、大夏之国。

因为,匈奴以少民临大国,用寡治众。

万一这些王国学会了汉朝的东西,反过来打匈奴呢?

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还是得用那身毒的瓦尔那之制度,愚其民、弱其国。

匈奴自身再进行夏务运动,变法图强,以强兵制大国。

如此,匈奴永强,诸国永弱。

“此外……”句犁湖叹道:“本单于与屠奢,矢志于变法图强,用夏务强国,奈何国中贵族反对者众,本单于不得不为诸首头人谋一进退之阶,尽量争取彼辈支持,使夏务之法能早日用于匈奴……”

听着句犁湖的话,阳罔与狐鹿涉都是不可思议的看着他。

“居然是这样的想法……”阳罔在心里感慨:“句犁湖果然不愧有我中国血统……”

但此事,绝对不能让句犁湖做成!

不然的话,匈奴人就可以用西域和康居、大夏等国的损失来收买自己内部的贵族,并且彻底贯彻改革、变法。

那样的话,匈奴的改革就很有可能成功!

这样想着,阳罔就拜道:“单于所言缪矣!”

“臣曾闻当代法家大贤张先生道:吾从未闻列国变法有不流血而成功者……”

“故商君变法于秦,原木立信,然后刑秦太傅以罚太子,杀贵族大臣不计其数,宰割万民性命,终于变法成功!”

“吴子变法于楚亦然,皆是先除内旧之臣,去旧迎新,方能图强!”

“至于汉室,当今皇帝即位之初,便严斥旧臣张欧,用周亚夫为相,杀四王,囚齐王,流放淮南王;自元德以来,大案十余起,两千石、列侯以上牵连者数以百计,死者尸骨阡陌连野,流血漂橹,故汉能革新旧弊,中兴大业……”

“如今单于心怀仁慈,以为能与老旧之臣妥协,殊不知,此乃变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