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大城市病(1 / 3)

再者说,这种什么资源都要揽到自己怀里,把各种资源集中到一线城市的做法,现在对于肖锋而言正是最厌恶的事情。

你看米国,人家的那些一流大学,又有哪些是全都挤到纽约,和洛杉矶去的?

你在看看米国的大公司,是遍地开花,比如微软总部西雅图,NASA所在的休斯顿,还有东部人才济济的波士顿等等。

正因为这样均衡的资源配置,才让更多的米国普通老百姓有着更多的选择,也有着更公平的待遇。

而且肖锋更不喜欢的是,这些学校的人那股子高高在上的态度,就好像让星火科技和他们去联合办却是施舍,看得起你一般。

这样的态度,是让肖锋感觉非常的不爽。

说实话,现在国内的城市发展,已经陷入了一个误区。

那就是为了城市发展,能够吸引人,很多资源就过度集中到一个城市里。

甚至政府方面也会可以的为此,创造条件,像打造巨型城市来倾斜。

就比如最近几年,有一些省份轰轰烈烈的建城模式。

最近几年,靠着国家政策的扶持,有那么几个省会城市纷纷吃到了互联网发展的红利。

尤其是国家把一些国家级的计算机项目放到了这些城市,比如很多国企性质的显示器研发企业,RAM研发企业等等。

再加上他们各自省份的政策倾斜,这些城市纷纷一跃成为国内耀眼的明星城市。

而这些城市里也诞生了很多互联网巨头企业,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过去生活创业。

可实际上,这些城市看似光鲜,其实只要你仔细一查,却能发现这些城市背后高的吓人的地方债。

而这些地方债,如果认真估算,基本已经透支了这些城市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成果。

这些地方债,主要都用于城市改造和地产项目了。

加上省里面的政策倾斜,每年国家拨下来的款项,大部分都被这些省会城市吸收了。

而省内其他的城市,基本都拿不到什么拨款份额。

而且在有意无意的倾斜之下,省里面最好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也是过度的像这些大城市集中了起来。

正因为教育资源过度向这些大城市集中,年轻人在考学的时候,自然就首选这些大城市。

毕业之后也就留在了这些大城市。

可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大城市,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因为吃的是互联网的红利,所以这些大城市有很多互联网公司。

即便是诞生了几个所谓的互联网巨头,可实际一看,也都是购物平台,搞外卖和互联网金融的。

至于其他的小型互联网企业,要么就是承接那些互联网巨头的外包工作,要么就是什么打造网红带货的企业。

最后这样的企业是死了一波又一波,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而真正有意义的创新型企业,根本就没有几家。

而那些留在大城市里所谓创业奋斗的年轻人呢?

实际上却大多成了这座城市的人肉电池,每天在那些大公司里加班九九六。

等到三十五岁就要面临被开除的风险,而且就算工作十五年,积攒下来的工资,也大部分拿去交了房子的首付,还要背负着三十年的贷款。

试问,这样的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而且这样的大城市里,人心浮躁非常严重。

大家都在比房子,比车子,年轻人为了毕业能找到好工作,而他们眼里的好工作,就只是高工资的工作而已。

所以年轻人都选择了软件编程,或者和互联网相关的专业。

至于其他真正对国家有意义的生化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