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了她爹颜兆丁,父女俩在商议之后,阿梓于二月初一拿着颜兆丁的两封亲笔信赶去了桂林府城,并将其中一封信交给了广西都司同知吕大人,且还告诉了吕大人有关两千狼兵被坑杀的秘密。
吕大人对于此秘密极为上心,这涉及土司和狼兵本就是可大可小的敏感问题,而吕大人又是广西都司衙门里跟各府州的土司老爷们关系最佳者,就连广西都指挥使大人和巡抚陈大人在土司问题上都对他极为倚仗。
而黄毅乃是广西杨总兵的嫡系,吕大人和杨总兵又早已是水火不容,这等好机会岂容错过?
恰巧韶南兵备道的兵宪徐大人回桂林府城丁忧,且徐大人又是颜兆丁的夫人之亲堂兄,当阿梓将二千狼兵死在雷公洞之秘事告诉吕大人之后,阿梓又带着他爹颜兆丁的另一封亲笔信去找她的堂舅徐大人。
阿梓和其父颜兆丁是打算趁着吕大人借二千狼兵死于雷公洞之事而针对黄毅时,推荐颜俊克作为调查密使,甚至于说颜兆丁和阿梓是在觊觎全州守御千户所的千户之位。
颜兆丁乃是陡军副指挥使,阿梓又是女儿身,这父女俩自然不可能坐上那个位子,但颜俊克并非世袭陡军,且无论资历和战功等都不算差,颜兆丁和阿梓还真存着把颜俊克推上全州守御千户所的千户之位的心思。
继续阅读
无论能否促成颜俊克坐上那个位子,但在颜兆丁和阿梓的牵线搭桥之下,吕大人和徐大人等人都向广西巡抚陈大人推荐颜俊克为调查密使,这无疑是给了颜俊克一个难得的好机遇。
只要颜俊克能圆满完成搜集黄毅罪证的任务,即便当不上全州守御千户所的千户也必然能有其他的好前程。
这便是广西都司同知吕大人和陡军副指挥使颜兆丁之间的利益合作,在他们背后必然还有更多的参与者,毕竟就连广西巡抚陈大人都已经身在此局当中了不是?
而之前唐世勋听颜俊克说了这些事之后就有一个疑问,即便颜兆丁是韶南兵备道徐大人的堂妹夫,但徐大人都已回乡丁忧,为何要掺和广西军政要员们内部的政治博弈?这对徐大人有何好处?
直到唐世勋看了阿梓写的这封密信之后才豁然开朗,这跟徐大人‘丁忧’有着极大的关系。
按明制,官员的父母逝世需回家守孝二十七个月至三年,此谓丁忧,而一旦回乡守孝便需暂离公职,即‘去官作缺’,这等于说是中断了至少三年以上的仕途。
虽说这徐大人还被颜俊克称为兵宪大人,但实际上徐大人已是没有官职的候补官员,而即便他守孝三年期满,还得回京坐在冷板凳上等待上岗,至于要坐多久的冷板凳,那就看他的人脉关系与手段了。
但无论徐大人有怎样的手段,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他不可能再坐回韶南兵备道的兵宪位子上,因他回乡丁忧之后,韶南兵备道的兵宪空缺必然会被别的官员所填补,而大明丁忧制度中除了少数特例之外是不允许丁忧期满的官员官复原职的。
唐世勋在前世可不知这等动辄中断仕途三年以上的丁忧制度,但他这具身体的前身记忆当中对此制度却很清楚。
因他们唐家这一脉的曾祖父当年曾做到一府的同知之位,正当要更上一层楼之时却因丁忧而致仕途中断,要知道大明的官员们为了上岗可是使劲浑身解数进行激烈乃至残酷的竞争,因此他们的曾祖父在三年丁忧期满之后,虽是坐了两年的冷板凳后得到起复任用,但直到致仕也再未得到过一府同知的实缺。
既然有这等制度在,那自然就会有特例,此谓之‘夺情’,亦即是说官员在丁忧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比如万历朝的名相张居正便曾在丁忧期间被夺情起复,然而这等被夺情起复的特例委实太过稀少。
虽说徐大人曾是一路兵备道的兵宪,且是广东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