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峥见大家吃饭的动作停住,明白两岸的物质差距,于是道:“宁宁那个是八千,你的不是。”
宁清松一口气:“吓死我了,那么贵,以后背出门可不得在头上顶着。”
“两地汇率不一样,从港城那边看不算贵。你放心背,坏了再买。”
知道白家有钱,白家富贵,但是人很难想象自己没见过的东西。
像宁宁刚才说和奶奶一起去逛商场,逛公园,骑小马,宁母都没觉得有啥,在家也能逛商场,逛公园,骑什么小马,就是想骑驴下乡也能骑到。
可听见八千买一个包,突然感慨……好有钱……
……
某种意义上,这也算得上一家团聚,这个年过的热闹极了,再加上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也各有前程,宁父宁母也舒心。
白云峥算是个另类的“冤种”吧,年前就赶着买各种各样的东西上门,一切花费上赶着买单,但是在内地物价便宜,实际也花不了多少钱。
家务活他也争着干,做饭、刷碗、扫地。俗话说没过门的姑爷比驴都好使,白云峥也算是另类的情况相通!
陈虎坐立不安,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帮忙。
也知道老板正是在老丈人家刷印象分的时候。不一定想看见他去帮忙!
倒是宁母对陈虎有点好奇,吃饭的时候就看了他好几眼,现在闲着没事,问道:“同志,你叫陈虎是吧?多大了。”
陈虎道:“33。”
“哎呦,那可不小了,结婚了吗?”
陈虎摇头:“没有呢,也没空。”
宁母看着陈虎高大的身板,皮肤黝黑,寸头,虽然长相凶神恶煞,可聊了几句就能发现他其实很腼腆、很老实。
他好像对这种齐聚一堂的气氛很不不适应,时不时的看向厨房,还有点坐不住。
33了,还没结婚,宁母想给他介绍对象。这个想法仅仅在脑海中闪过就放弃了。
主要是他是港城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回港城,到时候带着媳妇一起,这比远嫁都远……
虽然港城离他们这不算远,但两地来往太不方便了。
宁宁和甜甜在玩,她在给甜甜扎辫子。
在家里,她给娃娃扎辫子,已经练了一手好手艺,现在可以给妹妹扎辫子。
但是,妹妹的头发怎么没有娃娃的多啊!
宁母抓了一把瓜子,分了一些给女儿,至于吃完饭的饭后工作……自然有上赶子的争着抢着要干活。
“在那边怎么样啊,冷不冷,这两年票据供应也没那么紧了,要不家里再给你做一床新被子带过去吧。”
宁清道:“不用,后面的天越来越热,用不着什么厚被子了,回头把家里的衣服收拾两件,带点薄的走。”
宁母眉头一皱:“你现在是县长了,以前那些衣服可不符合你的身份,他们全买新的,那些以后就回家再穿。”
宁清失笑,那行吧,再买新的。
白云峥插嘴,他其实给清清买了许多衣服,工作服也买了不少。
宁母爱搭不理的点点头,又转过脸和女儿继续说话。
“哪天有空,我也去陈平看看,拍几张照片,等以后陈平有变化,拿出来看看也挺好的。”
这倒是给宁清一个思路,回头让宣传部多拍几张照片,以后每年都拍几张,组成一个系列,就叫“十年改革路。”
母女两个坐在沙发前说话,宁母又心情极好的说:“这两年处处不一样,别说省城了,就连咱们这小地方都大变样。清河路那边听说还要盖什么小区?而且卖的还挺贵的呢。”
是吗?小区这个东西宁母不太了解,宁清在省城倒是了解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