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手电筒继续照着,发现邻墙的地方靠着一辆大板车架子。如果自已能挪到墙边,即可以从板车架子上爬下去。
他将手电筒衔在嘴里,双手并用挪到了墙边。
他利用板车架子下到了地面。
他用手电筒照着地面,没有发现无字碑的影子。可是他记得,那天几人从马车上抬下的那块无字碑,就是放在这个平房中间的地上的。
他站在平房中间,蹲下身子,用手电筒极仔细地观察。他试图发现那块石碑放在地上的痕迹。
可是地上经过了打扫,并且泥土是松的。
难道无字碑就埋在这平房的地底下?
他看到杂物中间有铁锹,他就拿了一把,使劲地铲了起来。
他不知这是事发当日陈布林为勘察地下挖的。他铲着铲着,不几他就铲到了硬土层。
罗宋很失望。
但他确信,这里就是无字碑曾经的存放地点。
很显然。无字碑后来被人挪动了,或者说又被藏起来了。
他用手电筒在杂物中间仔细查找,没有!这说明无字碑被转移了。
没有查到无字碑,罗宋按原路返回。
回到房顶,他小心地将檩条和屋瓦复原,这才回到地面。
罗宋的第一次暗探收获不大。接下来,他不知如何做才好。
但他不甘心,就一直呆在县城里。
正值梅雨季节,淫雨连绵。罗宋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
这时传来消息,考古队自动解散,柯岩队长因涉嫌倒卖文物,判刑一年零六个月。其他队员免于起诉。
罗宋还想弄清那块无字碑的下落。他不是侦探,不懂得从何下手,只是不时出现在县府前的那个茶摊上。
他有好几次看见古沛然和陈布林出入县府大门,古沛然基本上是坐他的黑色小轿车,而陈布林大多时骑的是高头大马。
由于罗宋剃掉了络腮胡,所以陈布林有好几次经过茶摊,都没注意到他。
这一天,天气晴朗,罗宋再一次来到茶摊,却见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老者又来喝茶了。
他想进一步观察,以便弄清老者的真实身份。
于是他在茶摊前坐了下来。
谁知刚坐下,老者就低声对他说:“古城墙上见。”
这声音竟一点都不陌生。可见前次他的声音伪装过。
老者说完就起身走了。
罗宋不敢怠慢,立刻就尾随而去。
登上古城墙,但见城墙外侧烟波浩淼,连日的大雨使城外的那条瓦埠河成了汪洋泽国。
城外波涛汹涌,城内呢,却祥和安静,丝毫未受城外洪水的干扰。
曾经,柯岩给他们讲述过寿县的古城墙。
寿县古城“金汤永固”的故事给罗宋他们印象最深。
坐落在AH八公山下淮河和淝河岸边的寿县古城,因地处洼地,常遇水灾。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特大洪灾,就有一百多次。
但神奇的是,这座古城却从无内涝之忧。
古城不被淹没的秘密,除了其高大的城墙外,最重要的是,它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洪系统。
为避免内涝,当时的寿县先民在城内四角开挖出四个内河的蓄水塘。
当雨天城里积水过多时,水就会被引流到蓄水塘,经由涵洞排到城外。
同时,为解决城外洪水倒灌的问题,古城人还设计了月坝。
当城外的水位低于城内,涵洞的木塞子就会打开,水就排到了城外。
当城外洪水高于城内的水位,涵洞的木塞子就会封堵起来,防止洪水的倒灌。
就是靠着这样一整套防洪系统,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