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的南方,雍邑城。
几日以来,原先攻占临蓟的西路未军陆续飞回了家乡。
寅城东郊的三百弟子虽未归来,但仍有许多飞谕之术不间断的通信。
唯有两边遭嫌的大司士、大长老常甲是彻底失去了踪迹,没再返回玉娄城,也再没有人见过他。
城内,虽去除了国号,可一切运作却与平时相差不大。以屈杉、杨问歌为首的宣军虽进驻于此,但行使的则是羁縻治理,日常政务仍交由以往的未王汤楚、几大常字辈长老及文武百官负责。屈杨二人只是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在侧垂帘听训而已。
而能维持他二人在此驻军,而不致遭未军反转扑灭的,除他们一来掌控了许多无还手之力的军眷、二来本身也收降了不少未军外,三来最重要的,自然还是大司马常辛在支持着他们。
尽管有许多军民心中仍有不服,可常辛在常丙死后取代了他的位置,却已是顺其自然成了不争的事实。
常辛也下已令全面搜找相国常丙的肉身,却神奇的是至今毫无任何蛛丝马迹。
……
十一月初二,上午。
在各方势力离开寅城的同时,雍邑城正中心,太极宫的筮天殿上。
这天没有朝会,汤楚、诸长老及文武百官皆不在。
在各式雕琢礼器精致华美,炉烟缥缈、芳香缭绕的高堂深处,一名身穿玉白色长袍、右手佩戴机关护臂,乌发扎着小球髻,双瞳锐利有神的青年正在王位条案后盘膝而坐,正神情严肃、不苟言笑的阅读着摆放在面前的一部线装古书。
正是宣国右司马、墨家大弟子,屈杉!
自从战事悉平后,屈杉也无需再记挂曾让他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的奇袭本土计划了。
如今他每天在阅读与学习着的,俱是未国宫廷所记载的史书,以及许多他根本看不懂的道门典籍而已。虽从不尝试修仙,但墨家有“兼爱”“明鬼”“天志”等的思想,让他对这些道门思想同样心存敬畏。
就在屈杉正认真阅读着的同时,只见一道人影不打招呼、悄无声息、轻巧到几乎没有动静的走上了大殿。
七尺来高、身材纤细,长发系髻扎簪,一袭玉白色华美长裙,一面琵琶负于身后,一柄细剑系于腰间…
琴女,杨问歌!
“来了?”
尽管没有声响,屈杉还是注意到了对方的到来。
“嗯。”
径直走到王座的高台下后,杨问歌柳眉微蹙、轻声以应,“关于我们灭未国的事,我王…已经给出回信了。”
杨问歌所言者,正是七日前他们进驻雍邑后,与常辛达成的“折中之计”所需向宣都大淄飞去的信件。尽管宣王无法施展飞谕之术,但若即刻回信的话,即便是信鸽,七日时间也足以从大淄飞到雍邑。
“哦?”
屈杉遂抬头看向杨问歌,“宣王如何说?”
“这…”
杨问歌这时却越发蹙眉、陷入了犹疑,“屈杉,你还记得当初在山中就已经说过,做好了心理准备,对吧?”
此言一出,屈杉顿时便明白了。
“哦…”
屈杉应罢,遂从王位上起身,背手到身后、迈步走下高台,边走边说道,“意思是说…时候到了,是吗?”
“是的。”
此时的屈杉已走到杨问歌身旁,只见她面色沉重的点头。
“那么…宣王具体是如何说的呢?”
屈杉接着开始试探性的问起道,“问歌姑娘…又打算如何做呢?”
“屈杉,你自己是如何想的?”
杨问歌则是立即反问,“我就直说了吧,如果我王要我杀你,你会反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