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文英殿激辩(3 / 5)

楚韵 韩司遥 3133 字 4个月前

后,稍稍收敛心神,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此事到此为止!林卿、韦卿管教不严,罚奉三年。按法度,赔偿状告的百姓以及坍塌中遭难死伤的百姓,修缮坍陷街道。林明德与韦晟,静思己过,若有再犯,绝不轻饶。朕便不下诏旨了,太师既是林卿的岳丈,此事便由你去知会他罢。若无其他事,你便退下罢。”

楚帝这不下诏旨,那便是要将此事就此掩过,由林府和韦府两家找状告的百姓私下和解,赔偿了事。终究不能将事情闹得太大,就权当是给了太师一个面子。林靖澄的确也准备的充分,还搬出静心庵那十余年都未曾与楚帝说过一句话的故人,竟在当下写了书信求情。如此阵仗,楚帝也不得不就此罢手。

“臣叩谢陛下隆恩。臣告退!”说罢。林靖澄便要退出文英殿。

楚帝终究是没忍住,突然叫住了林靖澄,颤声道,“她···她过的怎么样,还好吗?”

林靖澄神情有些黯然,轻声低语,“清瘦了些,但笑容多了些。”

楚帝似是陷入了回忆之中,愣了半晌才说道,“如此就好。她若愿意见朕了,朕随时都可以去寻她。”

“臣,遵旨!”

楚帝手中捏着书信,思绪万千,孙莲英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半晌后,楚帝终是沉声道,“莲英,明日早朝后,你将林尽染和杜子腾唤来文英殿。”

翌日,已是巳初,早朝方结束。

孙莲英便将杜子腾与林尽染领进文英殿。

“莲英,屏退左右,殿中留你一人伺候即可。”

“奴才遵旨!”

至此,文英殿中当下便只剩这四人。

“杜卿,染之,听闻昨日你二人已入明园调查,可有结果?”

杜子腾呈上奏本,缓缓说道,“陛下,昨日臣与染之进明园后,找到一处由酒窖拓建的暗室,暗室中···”

杜子腾便将酒窖中暗室的情况,以及明园后院湖中打捞上来的七具尸体一事和盘托出。

“这些便是从暗室中带出的证物。”

此时楚帝才发现杜子腾身边放有一漆盘,上面盖着一块布,看不见里面装着何物。

楚帝蹙着眉,有些不悦,质问道,“是何物,还需遮掩?”

“臣不敢欺瞒陛下,臣不敢说,望陛下恕罪。”

楚帝虽不悦,倒却更有了兴致,吩咐道,“莲英,打开看看!”

孙莲英走下去,便掀开了盖布,这漆盘中装的正是在暗室中发现的金酒壶,玉酒杯,带毛的羊皮,皮鞭,草绳等物。

继续阅读

李莲英可不敢将这些污糟物呈到陛下面前,只在殿下将物品一一拿起展示。

金酒壶、玉酒杯倒也罢了,说不准哪家大臣或者富贵人家都在用,但这带血的羊皮、草绳和皮鞭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孙莲英算是跟着楚帝最久的老人,对往事也颇为了解,二十多年前,这几样可是高门显贵人家里最是盛传的物件儿。

孙莲英、杜子腾与林尽染见楚帝脸色大变,纷纷跪下。

此时安静的大殿中,就听到“滋滋滋”的声音,楚帝的手似是要将龙案都要捏碎。

楚帝倏然展颜一笑,疑惑道,“这是什么?”

可这时候谁又真的敢把话给接下来。

“怎么了,哑巴了?朕问你们,这些是什么东西!”片刻后,文英殿内传来一声怒吼。

呈上这些东西时,杜子腾就已做好龙颜大怒,甚至可能要处死自己的准备。二十多年前的事,即便是杜子腾当时年岁不大,倒也听长辈们偶尔提起过,深知这是楚帝的逆鳞。

“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