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所有人走后,宋延积只对着张德寿说道:“洛阳对于唐国而言,如探囊取物一般,而朝廷想必是早已经放弃,咱们去往和陵,乃是重中之重。”
随即,宋延积轻声解释道。
一来,昭宗皇帝乃是前唐正统,如果大唐真的要复国,那么必然是要祭拜和陵,从而显示自己的正统,自己等人拜祭,绝对会被唐国知晓。
二来,如今洛阳城,暗流涌动,但却没有任何一家旗帜鲜明的投靠唐国,自己等人在和陵,肯定会被认为是效忠唐国,但却又是年轻人,一句不懂事,即可推脱,对于家族来说,完全没有负担。
张德寿听闻风险小,收获大,不由得心动起来。
随即,又重新组织了十几人,秘密前往和陵,祭拜唐昭宗,如此一来,洛阳侧目。
李嘉在潼关待的时间,比想象中的还要长些。
当然,除了整顿军队外,最大的耗费,就是在等粮食的到来。
前头就说道,关中缺粮,所以为了输送粮草,荆南府甚至出动了二十万民夫,千里迢迢跨越南阳盆地,输送至潼关,短短十日功夫,潼关就聚集了十万石粮食,而其中的损耗,几乎与之一样。
十万石粮食,对于他手下这近十三万大军来说,只够一个月的吃食。
光是骑兵,除了两万御营铁骑外,还有数千关中轻骑,数倍与步兵。
只有一个月的粮草,让李嘉有些不安,或者,让他格外的犹豫。
粮食足而兵马胜,这点粮食,让他心里没底。
亦或者说,在这个决胜的关键时刻,他这个穿越者,有些患得患失。
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之前统一南方的战斗,几乎都是碾压,而这次却没有百分百的胜算,这让他格外不适应,尤其是,真正的面对的是赵匡胤,他不想来一场官渡之战。
有时候,他又觉得,与其冒这般风险,南北分治其实也挺好的。
但,统一天下的雄心,又时刻地在他心中折腾,让他进退不得,满心的纠结。
见皇帝如此犹豫不决,张维卿、潘崇彻两人则直接选择求见。
“两位卿家所为何事?”李嘉轻声道。
“启禀陛下,如今十数万大军齐聚潼关,整日耗费而不进,微臣恐士气衰竭,难以再三。”
张维卿倒是说的比较隐晦,以担忧士气问题,前来劝谏。
“朕也不想如此!”李嘉随口解释道:“只是如今粮草资秣并不充足,堪堪一月之用,荆南的输给,已经到了极限,若是僵持,怕后果不堪设想。”
“还是再待些时日,多储存些粮草,也顺便看看向拱是否真的归降。”
“陛下,向拱归降与否,并不重要。”潘崇彻进一步,大声说道:“朝廷十数万大军,以洛阳的兵力,定然是守不住的,只有归降一途。”
“至于粮草虽然不足,但,咱们却比开封强太多。”
“东京朝廷日趋穷困,若不能一战而胜,且继续拖延,夏收一过,其钱粮怕是又多了,这才是咱们的大敌。”
听到这番劝诫李嘉总算是有了些许振作,但依旧有些患得患失。
他理智上认为,北上决战,是利大于弊的,但情感,与惰性上,却恐惧其中的万一,富贵多年,他不想失去如今的生活。
见到皇帝一反往常的冷静果断,反而婆婆妈妈,犹豫不决,张维卿立马就清楚,陛下是决战前的侥幸心里作祟。
他也经历过这些,也明白皇帝不曾指挥过如此大规模的战事,难免患得患失,这是人之长情,所以需要逼一逼。
人主的英明神武,其实并不是一贯有之。
“军队徘徊在潼关,御营,地方军,倒是听从军令,但关中藩镇,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