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这个机构,原因有很多,总的来说利远远大于弊。
既可延续老爹的仁德之名,还能彰显天朝的气度,还能降低敌人对投降的抵触情绪等等。
而且养这些人,也费不了多少粮食。
刘禅以强大的储备为底气,维持十万军队的后勤。
前后共发动了二十万民夫劳力,车数万,驮马牛牲畜数万,运粮道路上车马不绝,前线军营的粮仓越堆越高。
如此尚且稍显吃力,不敢贸然在冬季进军,只尽力储存粮食、燃料、衣物。
等风雪成为常态后,将士们则主要靠存粮度日,运粮队伍的工作量则会削减三分之二。
军机台的官吏们动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拨动算盘,精准的计算着粮食的存储运输以及消耗数据。
以数据支撑让刘禅能做出更加精确的指令,将士们在前线过冬的后勤不会出问题,那么就能拉着魏军在这里对峙下去。
魏军还不敢不来,而且数量一定会多于汉军。
曹魏的领导们知道,一旦自己的兵力少于汉军,恐怕就会面临被强攻的可能。
曹魏属于是被动拉到赌桌上赌国运。
赢了会所……呵忒!
赢了一统天下,得到唯一的天命,输了冢中枯骨。
十月末,从各地运调而来的冬衣已经给士兵换装上。
热水姜汤已经成为将士们常常配给的饭食,医军的专业人士到处巡视,任何流感病症都会第一时间处理。
一切都有条不紊,按照早已制定的规章制度运行。
而魏军那边就不一样了,能吃热乎饭就不错了,姜汤?!那是军官们喝的。
甚至大冬天里,给前线供给后勤的民夫劳力们也得一直全力干活。
他们只希望运动起来身体能暖和,不至于冻伤。
而曹真也早早的制定了自己规章制度,那就是对军队进行分级管控。
精锐士卒得到足量的配给,粮食、冬装和药品都不缺。
普通士兵则是八成供应,这也能接受,饿不着,就是会冷一点,生病的时候治疗慢一些。
辅兵们则是半数供应,这样的话,魏军的仓库里也能积攒些物资。
毕竟冬天来了,有被大雪封山的可能,后勤补给就会出问题。
到时候没有存货,一旦断供就会出现大问题。
一开始辅兵们只是不满,还能忍受,但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不满便会慢慢的变成怨恨。
尤其是那些曾经在汉军营地当过俘虏的那批辅兵,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一边吃饱穿暖严阵以待,一边又冷又饿战力堪忧,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