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清东陵简介(1 / 15)

封建伦理意识

清东陵实行陵区制,其作为清代帝王陵寝建筑,在陵区空间景观的整体布局上是效法自然的,但是在陵园的建构方式上反映出封建伦理意识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为尊卑主宾的礼制和昭穆制度,等级制度明确,等级制度文化严谨。清东陵的整个布局体现了“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凸显了当时的风水和尊卑文化。例如,就整个陵区而言,孝陵处于中心位置,其他陵寝则在孝陵的左右按照昭穆制度依次建造,形成儿孙陪侍父祖的格局,整个陵园系统的排列方式表现出“尊卑”“主宾”“朝揖”“拱卫”等关系,充分体现了居中为尊的观念和长幼尊卑的等级次序,同时也体现了“尊祖归宗、一脉相承”的兆葬之制,产生了合乎人伦道德和礼制秩序的精神象征符号,从而构成了陵区空间景观的格局,使得空间景观整体协调有序。

“因山为陵”的神本思想

神本思想以神为本,其特征包括强调“神权”“神性”以及“天理”,因此,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每逢大事常常都会举行祭祀仪式来祭奠山陵,以祈求神灵的庇佑,同时在政治上奉行专制统治,并强调价值的永恒性,也体现了神本思想。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古代的陵寝建筑历来就有一直遵循的“因山为陵”传统,清承明制,自然也体现了这一传统。清东陵“因山为陵”的设计方法,充分利用了自然山川的景观形态,以彰显帝王陵寝的庄严气势,这种“有无相生、大象无形”的空间布局形态是以自然山体为基础创造出的,利用了神本思想,使得皇陵建筑与自然环境在空间上融合,从而构成了“崇高、威严”的环境界面,并且还赋予人文景观以“神性化”的场所意识,使得物质形体抽象的空间关系与物质形体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神本思想的环境艺术。

主要陵寝

孝陵

孝陵为清朝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陵寝,坐落于昌瑞山主峰南麓,前朝金星山,背靠昌瑞山,位居陵区中轴线上,居中而建,南北长达5500米,占地面积达22万平方米,在清代皇陵中规模最大,是清朝在关内营建的第一座皇陵,也是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寝,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被誉为“清代诸陵之冠”,按照中国建筑师遵循的“陵制与山水相称”的设计理念建造完成,在建筑体量、高度、空间布局上都刻意经营,被认为是清代陵寝中“风水最佳、位置最尊贵、最具代表性”的陵寝。该陵寝所葬主要人物有三位,分别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孝康皇后佟佳氏以及孝献皇后董鄂氏。因为传说孝陵内无尸首且薄葬,故在民国时期未遭大规模盗掘(但也有多处盗洞),是清东陵内唯一地宫保存完好的陵寝。把入关后第一位帝王的陵寝命名为孝陵,符合“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思想,其寓意就是告诫后代子孙要“孝敬祖先,恩惠百姓,以实现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之福”。

孝陵是由顺治皇帝亲自选定的,传说,当年顺治皇帝登至昌瑞山顶,将马上之环取下投向山底,并说道“环落处为朕之穴”,环落处也就成为顺治陵寝棺椁下的金井以及孝陵、清东陵总体建筑的基点孝陵筹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过世之后初定陵名为“世祖陵”,康熙元年(1662年)三月初一正式确定陵名为“孝陵”,破土于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动工于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地宫建成后,先将顺治皇帝、孝康皇后、孝献皇后入葬,其余建筑随后第次兴建,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底陵寝建筑主体工程基本竣工。

孝陵作为清东陵的主体建筑,其建筑形制及营造模式虽然是参照明孝陵而来的,但其在规模、格局等方面却又有创新。从宏观上来说,陵寝前部是献殿,供祭祀朝拜之用;后部是寝宫,是墓主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