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清东陵简介(3 / 15)

在七孔桥北与孝陵神道相接,东行300米后北折,第一个建筑即为圣德神功碑亭,因“祖有功而宗有德”的精神而改称“圣德神功碑”。碑楼基座为四方形,因1952年的雷火而被毁。而四角竖着的华表保存最好,由青白石料雕刻而成,又称“擎天柱”。景陵虽参照孝陵建筑规制而建,宫殿区和神厨库区各单体建筑形制与孝陵相似,同时为彰显对先皇的孝道,在建筑规模上稍逊于孝陵,但其在建筑风格、规制和丧葬形式上又有所创新,并大多为后世所效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景陵神路与孝陵神路相接,不单建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圣德神功碑亭内改立双碑,分书满汉碑文,开创了皇陵圣德神功碑亭立二碑的先河,并自此成为定制;改龙凤门为五间六柱五楼的牌楼门,石像生往北是景陵首创的、相当于孝陵主神道上的龙凤门的冲天牌楼门;石像生由18对缩减为5对;裁撤了七孔桥、一孔桥,保留了五孔桥和三路三孔桥;五孔桥改建在石像生以南;此外,还彻底摒弃了清朝皇室中世代相沿火化入葬的习俗,改火葬为真正意义上的土葬。另外,景陵方城与石五供之间,隆恩殿与陵寝门之间均不设水沟及石桥,这也是不同于孝陵之处。

景陵妃园寝

景陵妃园寝位于景陵东边,是清东陵营建的第一座妃园寝,成为后世妃园寝的蓝本,其内葬有康熙帝的1位贵妃、11位妃、8位嫔、10位贵人、10位答应、8位常在和1位皇子(十八阿哥),在清朝妃园寝中入葬人数最多。康熙二十年(1681年),孝诚、孝昭二位皇后入葬时,景陵隆恩殿尚在修建之中(竣工时间待考),与此同时景陵纪园寝也随着完工。

景陵妃园寝在布局上仅有宫殿区,该陵寝自北向南依次设有园寝门、享殿、燎炉、宫门、东西班房、东西厢房以及一孔拱桥和平桥。大门、享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并以绿琉璃瓦覆顶。厢房、班房均以布瓦覆顶。后院建有49个小宝顶。

孝东陵

孝东陵为孝惠章皇后(顺治帝的皇后、康熙帝的母后)博尔济吉特氏(1641~1717)的陵寝,位于孝陵东侧,故名“孝东陵”,是清朝入关以后所营建的第一座皇后陵,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之前,但具体的始建时间和竣工期不详,准确年代有待考证。孝惠章皇后去世后,由于当时的丧葬制度发生了变化,已经实行土葬而非之前的火葬,因此无法再将孝惠章皇后葬于孝陵,只能单独给她修建陵寝。由于当时制度尚不完备,在该陵内还陪葬了28位顺治帝的妃嫔,因此形成了皇后陵兼纪园寝的局面。

由于孝东陵是第一个皇后陵,因此其为之后的一些皇后陵和妃园寝的营建确立了一种规制和模本。孝东陵以黄色琉璃瓦覆顶,采用“前朝后寝”的建筑规制,布局为神路区仅设一路三孔桥,宫殿区不设二柱门,其余则与皇帝陵相同。陵园的隆恩门外建有东西朝房,并配有隆恩殿、东西配殿,以及由方城、明楼、宝顶和石五供等为主要建筑的后寝等。

继续阅读

昭西陵

昭西陵为孝庄太后(孝庄文皇后)的陵寝,位于清东陵风水墙外距离陵园总门户大红门东侧不远处,四周地势平坦开阔,没有其他帝后的后帐和东西砂山环绕,是清王朝第二座皇后陵,也是级别最高、建筑规制最特殊的皇后陵,还是清东陵唯一一个建在风水墙外的陵寝;陵墓建制完备,规模相当,自成一体,并拥有两层围墙;建于雍正三年(1725年),竣工期不详,其内葬有被誉为“清朝兴国太后”“大清国母”的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1613~1687)。孝庄文皇后死后,其孙康熙为感念祖母恩德,特下旨将紫禁城内刚建成的慈宁宫东边的五间大殿拆运至清东陵,为祖母停灵建了“暂安奉殿”,之后“暂安奉殿”正式建成陵园,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