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敕封文书,到各地通知了。”
王继恩插话道:“不仅凤翔、雄武、护国、河阳、武胜及山南东道等诸节度使,已经派人,孟昶(后蜀)、刘钧(北汉)等地,也传递过去消息了。”
“张永德、李重进的地盘呢?”
“人云亦云,迟早各路兵马会得知陛下登基的消息,届时,相信不少人会选择归顺。”
赵匡胤点点头,这一点,他很有信心,眼下,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在淮南打开局面,打一场打胜仗,让天下观望的势力,认清自己这支“潜力股”。
不过,赵匡胤最关心的,还是吴越——
“王继筠有消息了吗?”
赵普、王继恩对视一眼,没有做声。
“怎么,王继筠生了变故?”
赵普说道:“消息闭塞,只是其一。其二……陛下,臣不懂,既然让王继筠出使吴越,也决定要册封钱俶为‘天下兵马都元帅’,为何不等到登基之后,再行其事?”
“则平,你只担心,名不正则言不顺,对吗?”
“臣实在愚钝。”
赵匡胤冷哼一声:“朕故意为之,就是要看钱俶的态度!”
赵普、王继恩一听,心中了然,其实赵匡胤的心思并不难揣测,他只不过是想要做一次“服从性测试”。
就拿投降这种事情来说,“被迫”与“主动”是有天壤之别的——
兵临城下,被揍的亲妈都不认识,这种状态下投降,是迫不得已,难免口服心不服。
然而,闻风而动,主动投降,就说明这人审时度势,大概率以后不会有二心。
吴越太重要了,钱俶能够主动臣服,对于赵匡胤有着巨大的统战价值,天下英雄知道这件事后,也会揣测,吴越一向奉行“事大主义”,钱俶主动投降的人,才是真命天子!
搞清楚,不是投降新建立的大宋王朝,而是投降赵匡胤这个人。
【钱俶:我投你奶奶个孙子!】
人太自信了,就会变成自负,但就此判断赵匡胤自负,也言之过早,因为他的心思更为深沉,赵普、王继恩以为他在山巅,实则在大气层。
因为,钱俶的抉择,关系到下一步吴越的命运。
如果钱俶在没有得到“大宋建国”的消息之前,主动示好,赵匡胤就决定,等到打下扬州、掌控郭宗训之后,暂时放过吴越,仍然让钱俶以国王身份自居。
反之,如果钱俶不识时务,等打下扬州之后,直接挥师渡江,灭了吴越!
有了这个大粮仓与大金库,再图中原霸业,如虎添翼。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