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雄州五日·第四日(2 / 3)

名女子!

战场之上,出现女子,往往被视为不吉利,主帅这是要干什么?

韩通见人来了,快步走过去,对着几个女子施礼,大礼!

“几位阿嫂,听说你们老家都是凤阳的?”

“正是。”

“有劳几位阿嫂了,跟兄弟们壮壮士气。”

“军爷,想听哪一段?”

“就唱《骂安贼》吧!”

几位女子会意,走上前去,拿起鼓槌——

咚,咚,咚!

“左手重,右手轻,

敲起了锣鼓说奸忠,

都说盛唐闻名天下,

偏偏出了个安杂种!”

……

《骂安贼》中的“安贼”,指的就是安禄山,唐朝最着名的叛将,没有之一。

在这个当口,唱这么一段,明显是影射城下的高怀德、韩重赟,以及人在淮京(寿州)的赵匡胤。

咚,咚,咚!

“说名将,夸名将,

天下第一好儿郎,

姓张名巡守睢阳,

铁血丹心护大唐!”

……

张巡死守睢阳城,为大唐的延续,保留了最后一线生机,这自然是影射雄州守军的。

只不过,“铁血丹心护大唐”这句唱词,有人听了觉得不合时宜,也有人听了,羞愧的泪流满满。

这个人,就是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易文赟。

大唐,我的大唐!我对不起大唐!

继续阅读

教员说过,文化艺术应该成为“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

此情此景,几个女子,几面破鼓,一曲不怎么动听的歌,就是很有力的武器。

淳朴的乡音,质朴的旋律,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宛如邻家婶子大娘,在“谆谆教导”自家的小伙子——

看,看仔细点,就是城下这群王八犊子欺负俺,你们还是爷们儿吗?弄死他们!

一段唱鼓,不仅有安抚人心,凝聚斗志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城墙之下高怀德、韩重赟的无情嘲讽。

其性质,就相当于诸葛亮送了一件女人衣服给司马懿,问题在于,高怀德的胸怀,可没有司马懿那么宽广,或者说,没有司马懿那么脸皮厚。

“号令攻城!”

娘的,韩通,你真会玩儿!

韩通一挥手,立即让人撤下鼓与人,随即拔出腰间佩剑,高喊道——

“十步一队长、五十步一队正、百步一兵曹!兵不死绝,将先退后者,斩!”

“弓箭手,以测距标箭为准,射!”

城墙之下,蜂拥而至的宋兵如同蚂蚁。

城墙之上,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飞蝗。

交替齐射,在转瞬之间,已经有几十人倒地。

有人尚未死去,口中呼救,却没人听到他的声音。

军令既出,唯有向前,向前者尚有生还机会,退后者必死无疑。

韩重赟身披重甲,挥舞长刀,亲自指挥,在死亡与军令的威胁下,上千斤重的云梯,举重若轻地被抬着前进,不少人的头发披散、鞋子没了,忘记了疼痛,忘记了手臂脱臼,机械地向前运动。

不断的有人倒下去,但攻城器械,包括撞车、轒辒、云梯,一件一件的越过了最后的防线。

很快,宋军就到了“附墙”的状态。

最先被树立起来的,就是长梯,原因在于,就是这玩意儿使用起来最简单,装备成本也最低,只要长度、坚固程度可靠,就是一个大号的梯子。

十几架云梯竖起来的同时,为了避免被城楼上的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