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平行时空中,陶谷脱离了后周官僚系统之后,已经不再是一名小吏。
官拜礼部尚书、枢密副使、中书令,虽然不及相位,却已经算是赵匡胤的中枢班底了。
是夜,宴宾楼。
李煜来的很晚,他故意的,且来的时候,已经有三分醉意。
“吾皇万岁,万万岁!”
这是徐铉。
“大唐皇帝陛下万岁!”
这是陶谷。
这种接待配置,已经让陶谷很不满!
唐国的宰相呢?六部官员呢?将帅呢?为啥不来陪我!
尤其是那个韩熙载,当年羞臊我的人当中,就他最起劲!
“平身吧。”
李煜表现的很随性,入座之后,乜了一眼陶谷,悠然说道:“陶承旨,你乃故人,不必拘礼,今日特设小宴,不醉不归。”
陶谷脸一红,比起“不醉不归”四个字,“承旨”这个称谓更具有羞辱性。
老子早就不是翰林承旨了!
“谢皇帝陛下盛宴招待,在下身为礼部尚书,前来大唐回赠国书,实乃分内之事。”
陶谷将“礼部尚书”四个字说的很重!
李煜说道:“辛苦陶承旨,哦,陶尚书,国书朕已看过,只不过,两国建交,非同小可,朕还要先知会一下扬州方面。”
陶谷脸皮有点红温,同时,又产生了一丝鄙视,心想,这唐国皇帝李煜,说到底,也就是做“国主”的料!都称帝了,还要看郭宗训的脸色,真是不上台面。
说话间,珍馐陆续摆上桌面。
徐铉想要打个圆场,指着一大盘螃蟹说道:“金秋十月,江南正值蟹肥,黄膏籽粒饱满,陶尚书,请用。”
《宋朝事实类苑》中有一句话,对陶谷的评价很中肯——文翰一时之冠,为人倾险狠媚——至少说明,陶谷这个人脑子很好用,但也睚眦必报。
他心心念念,都是昔日在南唐被羞辱之事,眼见一盘螃蟹,又恨及李煜的态度,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徐侍郎,在下闻听,螃蟹优良与否,主要看袋中黄子多寡,可对?”
“有这说法。”
陶谷假装观察一阵,说道:“这盘蟹,黄子是一袋不如一袋。”
此言一出,徐铉惊出一身冷汗,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李煜!
娘的,陶谷这孙子,嘴真够损的,胆子也够大,你是不知道如今大唐皇帝的性情变化有多大,当初在宴会上,直接派人抽赵匡义嘴巴子!你算什么东西,脑袋给你砍了!
因为,陶谷所说“黄子一袋不如一袋”,其实是想表达,南唐的“皇子一代不如一代”,这是暗中讽刺,不,是谩骂李煜!
李煜眸子一动,不错,倒是小瞧了陶谷的脑子,不过,这厮干过的丢人事,随便提一件就够了,随即说道——
“陶尚书,螃蟹在江南不是稀罕之物,杯中茶水,倒是珍贵一些。”
徐铉不解其意,皇帝说这是啥意思。
陶谷也不明白,问道:“皇帝陛下,莫非此茶,是江南着名的金缕枚。”
“茶叶不足为奇,贵的是水。江南无雪,只能到江北收集,雪水烹茶,陶尚书可知此风雅吗?”
一句话,陶谷脸红到脖子根!
到江北收集雪水,自然是李煜扯淡,可“雪水烹茶”这件事儿,也足以让陶谷破防。
话说,当年陶谷尚在落魄之际,也学人娶了一个小妾,这小妾原本是富贵人家的歌姬,是吃过见过好东西的。
陶谷冬天没钱买好酒好肉,就带着小妾在院子里收集积雪、烹茶吟诗,得意之时,就问:“你昔日在富贵人家,有这样的风雅之事吗?”
小妾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