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环滁皆山也(2 / 4)

润州、常州两地,朝不保夕!”

潘佑擦了擦汗:“仅润州有失,则金陵难保,大唐危急!陛下,三思!”

李煜说道:“朕何止三思,已经六思、九思了,只要蒯鳌传来消息,证实二十万大军路线是褒禅山以北、淮河沿线,还是要跟赵匡胤合作。”

“这……这是为何?”

“刚跟你白说了——”李煜用手画了个圈,“环滁皆山也,皆山啊!放心,赵匡胤大军真的攻打滁州,皖东战事,至少会拖上一年。”

“可昔日,伪周侵犯滁州,大唐军队虽誓死拼杀,最终还是失守。”

听潘佑这么说,李煜冷哼一声:“潘卿,你以为滁州防御使郭守文是怎样的人?是皇甫晖那样的废物能比的?这一次,就算是赵匡胤御驾亲征,恐怕也难以短时间攻克滁州!”

“陛下,为何如此笃定?”

李煜眯了眯眼睛,十分笃定地说:“因为,朕不仅知道‘滁州之战’的始末,还知道赵匡胤的一段秘闻——”

历史上,“滁州之战”发生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当时,南唐这边驻守滁州的,正是“天下第一大废物”皇甫继勋的老爹,皇甫晖。

后周方面,负责攻打滁州的正是定国军节度使赵匡胤,以及他的两个贴心义弟高怀德、石守信。

当年二月,御驾亲征的郭荣围攻寿州,这是大背景,命令赵匡胤南下迂回,翻越琅琊山之后,偷袭滁州城。

时任奉化节度使的皇甫晖、常州团练使姚凤率兵三万,对外号称十五万,屯军于琅琊山各处关隘以及滁州城,如今,滁淮高速以北的“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正是以皇甫晖屯兵于此命名的。

公正、客观地说,皇甫晖这个人不是废物,可人比人得死,遇到赵匡胤这种能打的悍将,他也只能自认倒霉,一边阻击、一边撤退,硬生生退到了距离滁州城只有二十里的地方。

这个地方,是典型的“两山夹一路”的隘口,名曰“清流关”,不是岭南的清流关。

二月十七日,石守信轻敌冒进,刚靠近清流关,被“反冲锋”,扔下一百多人之后,仓皇逃窜。

二月十八日,石守信、高怀德前后军交替进攻,动用了不少器械,仍旧无法通关,又损伤了七八十人。

二月十九日,赵匡胤亲率大军进攻,这一仗,损失了五百人,高怀德背部中箭,石守信肋下被划了一刀。

一连三天,败了三次,过不去,实在过不去!

兄弟三人,在营帐之中,愁眉苦脸的,皇帝郭荣的命令一道接一道,不断催促攻打滁州的战果,对于当时的淮南战局来说,必须拔掉滁州这根钉子,才能彻底断绝寿州支援,逼迫刘仁赡投降。

为难归为难,该治疗也不能耽误,赵匡胤派人请了当地的一名郎中,给两位兄弟治疗,同时,也打听是否还有其他道路,能够绕开清流关。

郎中摇头,表示不知道,但是,当他走的时候,多说了一句话——

“三位将军,你们想要绕开清流关,有一个人一定有办法,去找赵先生吧!”

说完,转身扬长而去。

这副情景,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名场面之一,徐庶走马荐诸葛。

赵匡胤听闻,喜出望外,立即派人去打听这位“赵先生”,而这个所谓“赵先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赵普!

《宋史·赵普传》记载:周显德初,永兴军节度刘词辟为从事,词卒,遗表荐普于朝。淮南平,调补渭州军事判官。

当时,赵普人确实在滁州,史料上说他“以教蒙童为生”,就是个小学教师,后周永兴节度使刘词与赵普私交甚密,曾经向朝廷推荐过他。在后周平定淮南之后,赵普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