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发动进攻,打了吴越军队一个措手不及。事实上,在这个档口,立即组织反击,吴越还是有胜算的,然而,历史就是这么戏剧,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
罗晟作为前军将领,不仅没有有效抵抗,反而撒丫子就跑。
跑就跑吧,关键是他逃跑的方向,是主帅吴程的营地!
“枪在手,跟我走,打吴程,多碉楼!”
好一招祸水东引!
柴克宏率军冲入吴程中军营地,大杀特杀,史书记载“斩首万余”,常州的围困就此解除,吴程也被追得跟孙子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吴程这个人,心胸狭窄、嫉贤妒能,长期排挤罗晟(还有鲍修让),罗晟抓住机会,就是故意报复!
《资治通鉴》记载这场战役的结果,就是“唐兵登岸,径薄吴越营,罗晟不力战,纵之使趣程帐,程仅以身免。”
吴程能够不死,靠的就是邵可迁舍命营救,这一过程中,邵可迁的儿子被杀死。
所以,罗晟对于邵可迁儿子的死,也是负有一定责任的,故而,在罗晟提出合理建议之后,邵可迁干脆简单地来了一句“玩蛋去吧!”
“今夜只管杀寇,寇灭,大事成也。”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人杀干净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罗晟无奈,明知道自己被针对,也没办法,谁让“官大一级压死人”!
一犹豫的功夫,邵可迁嘲弄地说道:“怎么,罗指挥,你又想临阵脱逃?”
“邵将军,在下岂敢……”
“那还愣着干什么!”
罗晟脸红耳赤,咬牙催马,率领手下冲了上去。
范梦龄一皱眉:“邵将军,不可意气用事啊。”
邵可迁冷漠地看了一眼,冷漠地说道:“范参军,本将军留下三百兵马,留作后手,老实待着!”
“诶,邵将军……”
“随本将杀寇!”
战马嘶鸣,邵可迁人已经冲了出去,身后“呼啦啦”一大片军队,紧跟了上去。
唐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原本营地覆盖了寒山寺为中心、方圆两公里以内,随着战事胶着,兵力越来越集中到运河一侧。
与此同时,运到岸上的粮食、辎重、帐篷等,几乎焚毁殆尽!
按军规,光这一条,就够死罪了。
在运河南岸,看守船队的梁溪军、工匠团们,心惊胆战,他们亲耳听到了自己这边士兵的哀嚎,闻到空气中散发的焦糊味道,但是,除了缩在船上、浑身哆嗦之外,没人敢冲进去。
谢彦一部,三千余人,经过一个时辰左右的拼杀,余者不足一半!
一千五百人啊……某种意义上,谢彦、边育贤也该庆幸,自己是战死的!
“杀,杀得好,哈哈!”
一片修罗场中,邵可迁放声狂笑,纵马挥刀,尽情地在死亡氛围中驰骋,他很享受南唐士兵被砍杀的一瞬,如此幸福。
“杀唐狗,报仇,报仇!”
吴越士兵在有利于自己的氛围下,也如同打了鸡血,个个以一敌十的劲头。
一个唐军百人队伍,被硬生生逼到了寒山寺高处——所谓寒山,只不过是一个高坡——背后,就是汹涌的运河,冲将上来的吴越军卒,如同虎入羊群。
士气,就是这么旺!
退无可退之际,唐军终于爆发了,他们也明白,这群吴越人,根本就不打算给自己投降的机会。
不少人折断长矛、梭镖,当做“哨棒”来用,只为在贴身肉搏的时候,腾出一点空间。
“拼了!”
“垂死挣扎罢了,哈哈!”
千钧一发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