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个官二代,这回还拼爹吗?等着!
吴光远表示,你有病吧?我等你个毛线啊!你不知道我爹是吴程啊!
吴程最拿手的绝活——望风而逃——被吴光远继承又发扬光大——望火而逃。
对喽,一看见整个吴江湾火烧连营,水蒸气滋滋喷发,就跟开了锅一样,吴光远就做出了此生最正确的一个判断——
去了就是送死!跑吧!
江南运河“吴江段”还没有封锁,在手下亲兵的护卫下,吴光远狼狈逃出吴江,前往秀州(嘉兴)搬救兵。
一军主将逃跑,剩下的事情,就不难推测了。
一日后,吴江失守,王达派人笼络地方乡贤、官员,安抚百姓,不在话下。
陈彧虽然没能干掉或逮到吴光远,也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劝降了一些试图继续抵抗的吴越军队,放下武器。
整体上,吴江安抚工作很顺利,除了马光惠干的一件事儿,不太地道。
他抓了上百名“撩浅军”,据说,与昔日残害太湖渔户,导致自己家破人亡的事情有关,将这些人拖到太湖边,亲自动手,一个一个砍脑袋,然后祭奠家人。
这件事儿,搞得王达很为难,最后还是压了下来,没有上报。
只不过,古语有云:杀降不详……
“凌波军指挥副使王达,军奏寿昌元年腊月十三日,吴江攻克……毙敌一千五百余,缴战船七十余艘,帐三百……粮草不计。吴江在扼,则南北不能通矣,大局已定!”
奇怪的是,“吴江失守”这样足以影响吴越灭亡的大事,竟然没有激起一点水花。
无论是苏州的钱文奉,还是杭州的钱俶,亦或,其他州府的“钱XX”,似乎对吴江得失,丝毫不感兴趣。
真实原因,是“节度使”一级以上的官员,乃至国王,压根就没收到情报!
其中,苏州方面,“吴江大战”发生之前,陈恺达就已经封锁了江南运河,防线东道尹山湖、西道南石湖,将吴江与苏州之间的“水路动脉”与“陆路静脉”全都堵死了,啥消息也传递不过去。
至于杭州方面,“吴江大战”的消息,被另一个消息掩盖了,那就是“观音岭之战”!
时间溯回,腊月初九。
“屠城长兴”之后,婺源勇(苏淮·5000)、宁国军(齐象·6000)、清淮军(郑彦华·)、卫圣军(李景达·5000)四部,重整人马,开始分工。
婺源勇是攻坚(屠城)主力,全军疲惫(抢的多了),就地休整,不仅守住长兴城,还要在太湖南岸建立物资补给点。
卫圣军休整之后,全军沿太湖南岸,向清溪河口开拔,这里也是太湖水军支援湖州的必经之路。
清淮军作为主力,兵分三路,分别向安吉、吴程、湖州三个方向挺进,其中,从长兴城到湖州城最近,相距五十里,这会儿功夫,侥幸逃出长兴的百姓,跑得快一部分已经进城了,“唐寇入侵”的消息,估计已经传播开来。
至于宁国军……消失了!
没错,六千人,已经不见了。
动作比较大的,是卫圣军与清淮军。
卫圣军方面——
腊月初十,李景达采取骚扰战术,在清溪河口焚毁几十条船之后,撒腿就往回跑,清溪河口驻军追击至八里之外的黄龙隘,遭到伏击,损失惨重。
腊月十二,李景达命令卫圣军一部绕过清溪河口,从北向南,向湖州方向运动,又被驻扎在清溪河口的剩余驻军发现,派遣五百人追击,谁知,中途再遇埋伏,吴越军队及时察觉、脱身,没有受到太大损失。
然而,分兵追击的同时,裕溪河口又遭夜袭,这一次,李景达调动了全部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