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瑗(qúyuàn),姬姓,蘧氏,名瑗,字伯玉,春秋时期卫国大臣。
蘧瑗出自卫国名门蘧氏,其父蘧无咎亦是卫国名臣,孔子的学生,孔门十哲之一的子贡,他的母亲也是出自卫国蘧氏。
蘧瑗自献公继位之初就在卫国出仕,到了献公中期已经是名满卫国的贤大夫,一生侍奉献公、襄公、灵公三代卫国君主。
其主张以德治国,执政者以自己的德行去感化、教育国民,是道家‘无为而治’的开创者。
当然他最为世所知晓的还是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孔子的朋友。
作为孔子的朋友,蘧瑗更是位居孔庙东庑第一位,以先贤之身享后世奉祀。
蘧瑗生于大约公元前五八五年,死于公元前四八四年,年逾过百,在先秦之时可谓是极为难得。
他经历过献公之时,卫国公室动乱,也辅佐灵公,使得卫国国家安定。
卫国因为国势和地理位置的援用,无法像齐、晋两国那样称霸于诸侯,甚至只能依附于强国之下。
可在诸如蘧瑗这样的大夫的努力下却可以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平稳。
孔子周游列国之时,曾多次到访卫国,其中有两次居住在蘧瑗的家中。
孔子与蘧瑗一生都为挚友,两人在鲁、卫各自为官之时,就曾多次派人互访。
孔子对蘧瑗的评价很高,在《孔子家语·弟子行十二》中有记载,卫将军文子问子贡,孔子门下七十二贤者谁更加贤明。
子贡对其所知者也,后来到了鲁国,见到了孔子,将此事告于孔子。
孔子称赞了子贡,更是告诉了他古今贤者的德行。
其中是这样形容蘧瑗的,“外宽而内正,自极于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于仁,自善而终,盖蘧伯玉之行也。”
外宽内直,生性仁恕,蘧瑗对于德行的自我要求和他的政治主张对于孔子儒学思想的形成有很深的影响,也是他能跟孔子成为朋友的重要原因。
民国初年,湖州蔡振绅先生考古今德善之士,究其贤善之举,作《八德须知》
八德者,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全书四集三十二卷,每集八卷,每卷取八德之一,采二十四数,列古之德士善举,共七百六十八篇。
其中三集卷五《二十四礼》就记载了蘧瑗敬上的典故。
“卫蘧伯玉,敬上知非。夜车止阙,见信宫闱。”
有一天晚上,卫灵公和他的夫人南子在宫中听到宫外有一辆车子经过的声音,到了宫门外却停下了。
南子便说这肯定是蘧伯玉的车驾,灵公惑而问之。
南子便说,根据礼法规定,做臣子的车驾经过君上的门前,是一定要下车的;路上看见君上的车驾,也要恭敬行礼。
这都是臣子敬重君主的表现,而那些真正的君子,哪怕是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也不会放弃他的德行。
蘧伯玉是一个名士君子,哪怕是晚上经过君上的门前,也不会失礼的。
卫灵公派人前去一问,果然那人真是蘧瑗。
王朝的腐朽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