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楚顷襄王(六)(1 / 2)

王朝的腐朽 立日耳 865 字 2个月前

楚顷襄王二十六年,即公元前二七三年

赵国、魏国联合攻打韩国华阳,韩国人向秦国救援。

秦国人救援韩国,在华阳城下击败魏军,斩首十三万。白起与赵军交战,以黄河之水淹赵军两万。

魏国人割让南阳向秦国求和。

韩国韩厘王去世,他的儿子韩桓惠王继位。

韩、魏为秦国所降服,秦昭襄王便派武安君白起联合韩、魏之兵攻打楚国。

联军尚未出发,楚国人派使者黄歇前来。黄歇听闻秦、韩、魏三国将要攻打楚国,担心楚国因此被灭,向秦昭襄王上书,表示,臣听说物极必反,冬天、夏天的交替即是如此;走极端则危险,垒棋子即是如此。如今秦国的地域,遍及天下,控制西、北两端,这是自古以来,拥有万乘之国也从未达到的。楚国三世先王都不忘与齐国接壤,以切断联合抗秦阵线的韩、魏中段。如今大王派盛桥在韩国掌权,盛桥迫使韩国割地给秦国,大王您不动甲兵,不施威势,就得到百里土地,大王可谓贤能!大王又出兵攻魏,封堵魏国门户,攻下河内,夺取燕、酸枣、虚、桃等地,进入邢丘,魏兵云集而不敢前救,大王的功绩也太多了!大王使军队休息,使民众修养,两年后再举用兵,又吞并蒲、衍、首、垣等地,兵临仁、平丘,使黄、济阳据城自守,魏王只好屈服。大王又占据濮磨之北,使土地互相联结于齐国和秦国的腰部,切断楚国、赵国的联系中枢,各国三番五次地联合、聚会,终于不敢来救,大王的威名也太显赫了!如今,大王如果能保守功业威势,收敛继续进攻的雄心,而在国土上广施仁义,消除后患,那么,大王的功业绝不止是三代圣王之后的第四个,五位霸主之后的第六个!但是大王如果倚仗军队众多,凭借武器精良,乘着摧毁魏国的兵威,想以武力使天下各国君王都向您俯首称臣,我担心您会引来后患。《诗经》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常见善始,少见善终)。’《易经》说:‘狐涉水,濡其尾(小狐渡水,尾部浸湿)。’这都是指开始容易,结束困难。从前吴国听信越国,出兵攻齐,已经在艾陵战胜齐国,回来却被越王在三江之滨擒杀。智伯瑶信任韩、魏两家,联合进攻赵家,围攻晋阳时,胜利已指日可待,韩家、魏家却突然反叛,将智伯瑶杀死在凿台之下。如今大王忌恨楚国尚未灭亡,却忘记了楚国灭亡只会使韩国、魏国强大,臣下我认为您的这种做法不可取而为您忧虑。楚国,是您的援手;其他邻国,是您的敌人。如今大王相信韩国、魏国亲善秦国,这正像当年吴国信任越国。臣以为,恐怕韩国、魏国表面上谦语卑辞是为了免除灾祸,实际上却是想欺骗秦国。为什么呢?因为秦王对于韩、魏两国并无再世的恩德,却有累世的积怨呀!韩国、魏国人中,父子兄弟接连死于秦国刀兵之下的,已近十代了。所以韩国、魏国只要不灭亡,终究是秦国的忧患。大王却要资助他们一起进攻楚国,这不是个大错误吗?况且,进攻楚国从何处出兵?大王是否准备向世仇魏、韩两国去借道?如果那样做,自秦兵出发之日大王就会担忧他们回不来。大王如果不向世仇韩、魏去借道,势必只有攻打随水之西,那里都是广川、大河、山林、深谷,不毛之地,因此大王徒有征服楚国的名义而没有得到土地的实际利益。况且大王进攻楚国时,四国必然全部起兵响应大王,当秦国、楚国军队打得难解难分时,魏国就会趁机出兵进攻留、方舆、铚、湖陵、砀、萧、相等地,宋国旧地将尽入其手。齐国人向南攻打楚国,必然夺取泗上。这些都是四通八达的平原,肥沃膏腴之地。那样的话,天下的国家中将是齐国、魏国最强大了。臣为大王考虑,不如与楚国亲善为好。秦国、楚国合二为一进攻韩国,韩国必然束手无策,屈服称臣,大王控制华山以东的险要,占有九曲黄河的利益,韩王必定成为您的关内之侯。这时大王再派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