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三方变两方(2 / 2)

至于其他一些和这件事情没有太大联系的小国,

大国打架,根本不敢插嘴,

即便是先前发起提案的两个小国,在此刻,都只是说了一些含糊其辞的场面话。

基本上是这边有道理,那边也挺有道理的,不敢轻易在这件事情上表态。

不过这件事情,事实上进入了扯皮状态。

……

局面对于那频繁轰炸的来源方,愈加有些尴尬。

直接的轰炸对克尔纳青年杀伤力,克尔纳青年又不受威胁。

贸易制裁对克尔纳青年更像是不存在,克尔纳青年本来就没有打算和他们合作。

外事上的拉偏架,又被和克尔纳青年此刻达成共同利益的各方挡了回来。

米国和白旗国对克尔纳青年都是庞然大物,

但是没办法将所有力量团结起来,用在克尔纳身上。

寻常的威慑力,对直接没收了这些国家在克尔纳内资产的克尔纳青年来说,也完全没有意义。

事实上,即便是这样,

在克尔纳战争中,各种暗流还在疯狂涌动。

对于克尔纳青年一些人员的策反和腐化也没有停下来过。

但让克尔纳青年的敌人们失望的是,

克尔纳青年的首领,似乎有着极端的识人之明。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克尔纳青年的一众高层没有一个存在被策反的可能。

偶尔能够被克尔纳青年的敌人们腐化的克尔纳青年中低层,根本对战局起不了什么作用。

就在这种情况下,

克尔纳内的这场战争持续着。

……

六月中旬,第三周。

在再次大规模轰炸了一次克尔纳青年所控制区域内的民生建筑和公共建筑,依旧没有产生太明显的效果过后,

克尔纳反对派与克尔纳政府军背后的力量似乎也有些扛不住了。

有些偃旗息鼓,轰炸的频率明显骤降。

沉默下来。

然后第三周末。

依旧是克尔纳反对派,

在丢掉阿提奥地区过后,

克尔纳反对派再次丢掉了克尔纳最南端的顿托亚地区。

顿托亚地区对于克尔纳反对派来说有着一些特殊意义。

是克尔纳反对派起家的地方,就像是莱尔市之于克尔纳青年。

而在丢掉顿托亚地区过后,

克尔纳青年的主力基本也折损殆尽。

投降的投降,被歼灭的被歼灭,

当然,最多的还是失去了战斗意志过后,溃逃了。

虽然克尔纳反对派剩下来的两个地区里,还有些零散的残余的力量,

但基本也都不成气候了。

到这一步,克尔纳内这场战争中的局势再出现了较大的转折。

克尔纳反对派事实上在这场战争中下线了,

很难再影响到整个战争的走向。

原本三方的战争,

逐渐变成了克尔纳青年与克尔纳政府军的战斗。

同时,东线战场到北部战线,

克尔纳青年的主力,还在继续往前压进。

事实上,到这一步,克尔纳青年自己都因为进攻速度太快,承受着一定压力。

只不过,站在克尔纳青年对面的克尔纳政府军更加扛不住压力,战斗力崩塌的速度比克尔纳青年压力增加的速度都快。

无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时间里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