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已经思考了无数遍的问题,完善属于他的人体理论。
对于大多数研究工作者,或者说绝大多数人来说,
这都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
如果将这十年中每一天莫道的日程安排展开,又再重叠在一起对比,
就会发现,这十年时间里,莫道绝大多数时候的时间过得差不多。
从家里的卧室,书房,或者实验室边的休息室醒来。
如果在实验室,就继续思考昨天思考到的地方,
如果是在家里,就同他的妻子秦怀诗姑娘,两人说一些日常的话。
之后,要么去实验室,要么去办公室,
同样就开启一天的研究工作。
如果一些研究团队提供的实验数据不符合预期,偶尔莫道也会直接参与相关的实验中。
即便是莫道,面对这个极其复杂的研究时,都不可避免有时候弯弯绕绕,然后始终困在同一个问题的同一个进度上,
不过,在漫长的人生中,莫道绝大多数时候都格外有耐心。
对于这种事情,始终有着足够的预期。
……
50年,一月。
莫道在研究团队实验楼内的一间办公室里,
十年的时间,在此刻好像都压缩到了一起。
研究从衰老机制和极限寿命研究时,对人体内各机制已经相当程度的认知开始,
然后不断向下继续延伸,向外继续扩展。
夸张的思维能力,让莫道从十年前,确定开始人体冬眠研究时的第一次思考开始,
继续阅读
整理着这十年时间里,积攒下来的,思绪。
这是思绪从头到尾的贯通,其中蕴含的信息量是夸张的。
如果莫道的大脑是一台高性能的超级计算机,这时候也应该在发出沉重的轰鸣了。
可惜不是,所以莫道此刻也就是生理状态的额头出汗,神情还算平静。
从十天前,
莫道召集整个研究团队,各合作实验室的负责人,进行了最后一次整体的会议交流过后,
就停下了整个研究团队的大多数实验工作。
这个时候,一众研究员就已经有些预期了。
毕竟,研究是一步步进行的,在理论彻底完善前的这十年时间里,
他们已经在莫道的主持下,解决了很多问题。
虽然始终是莫道独自把握着全局,但其他各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们总还是能够感觉到,研究是在往前。
今天上午开始。
莫道就停下了大多数动作,
像是有些走神的坐在这里,只是整理着思绪。
然后,时间就到了当天的午后。
没有让人来打扰他,
主动跟其他人说了,不用来叫他吃午饭过后,
莫道大概又再独自待了一个小时,
在肚子开始饥肠辘辘的叫之前,
莫道解决了这个持续了十年的问题。
……
这一天,这个下午,没有任何特别。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旧是寻常度过着他们寻常的一天。
对于莫道来说,
这一刻也没有多么令人激动。
就如同研究期间所面临的困难有所预期,
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莫道同样也有所预期。
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问题,难度可能比当初的超导理论研究,流体模型研究还要困难,或者复杂。
但在这个问题上,莫道也几乎没有怎么迷失过大的方向。
就这么一步步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