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狠的啊,形同发配了啊。”
方从哲正想说话,这时一个内侍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首辅大人,陛下召您过去。”
方从哲点了点头,对李汝华拱手道:“想必是陛下已经看完了那小子的文章,我先去见陛下了。”
李汝华拱手回礼。
……
殿试的时间,按照科举程序规定是三月初一,从成化八年1472以后改为三月十五日。
殿试的实际测试,只有策问一场,另外的议论和举贤都非正式考试。
读卷官在看了士子的文章后,会定出一份一甲、二甲以及二甲备选人的名单,然后拟召入宫应答。
一来是对士子的才学进行亲自考教;
二来也是对士子的身材样貌,谈吐举止进行一个评判,看其有没有资格成为今科士子的代表。
所以并不是每个人士子都有资格参与议论和举贤试,通常来说只有少数备选人才有机会应答。
策问题目名义上是都是皇帝出题,但皇帝并不是每科都会亲自出题。
考题一般是先由内阁预先拟定,并且在考试的前一天呈递给皇上亲定。
在读卷官召士子入宫应答的时候,会选出十人的试卷送给皇帝亲定名次。
这些试卷,皇帝有时候会看,但大多数时间皇帝都是在召对的时候看一看士子的长相,然后找看得顺眼的随口问一个问题,如果答好,就定为状元了,可以说基本上是凭长相定名次的。
考试的时间以一天为限,日落之前交卷。
受卷官把试卷集中起来,送交弥封官。
弥封官弥封完毕,送给掌卷官。
由掌卷官送交读卷官评阅。
读卷官一般会在东阁或者就在皇极殿的偏殿内阅卷。
读卷官都是从进士出身的高级朝官中选拔出来的。
殿试评卷时间非常急促,按照明朝的规定,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发榜。
所以殿试的成绩是殿试过后的第二天出,第三天发榜。
万历四十七年的这场殿试,因受萨尔浒之战的影响,被延后到了五月中旬。
原本应该是在第三天发榜的进士榜,又迟迟没有出来。
其实不光进士榜没出来,按惯例在发榜前,内阁会召见部分士子入宫诏对的流程也没走。
谁也不知道宫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时间舆论四起。
被传的最多的就是今科状元内定为侯平了。
虽然侯平在聚千院门口连破三题入院,得了个大明第一才子的称号。
但是状元可不光是只看才华,还要看仪表和形象、气质。
侯平的才华确实没什么人挑刺,但是说到他的长相,那可是服不了众的。
所以当传出侯平是今科状元的时候,今科应考的士子们立马就炸了锅了。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