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本无道
人亦何求
安然般若
无木成舟
赏析:这首禅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思想,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
首句“花本无道 人亦何求”表明花自然地开放,无需刻意追求,暗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刻意追求功名利禄。
第二句“安然般若 无木成舟”强调了安然的心境和般若智慧的重要性,暗示人们应该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被功利之心所困扰,否则就无法达到真正的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花和舟的对比,表达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了顺应自然、保持平静心态的重要性。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启示人们应该放下执念,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安宁与智慧。
第一百七十二节
相思
碧柳徐风望人间,
心随飞鸟寄前山。
他乡若有真情处,
客无相思水不迁。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他乡思念故乡的情感。
首句“碧柳徐风望人间”,描绘了碧绿的柳树在微风中摇曳,作者远眺着人间的景色,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心随飞鸟寄前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念之情随着飞鸟传递到了远方的山川之间,展现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第三句“他乡若有真情处”,作者在他乡也寻找着真情的存在,希望能够在异乡找到一份真挚的情感,这也是对人情深处的向往。
最后一句“客无相思水不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同流水一般不停地流淌,即使身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依然不会减少。
整首诗通过描写风景和情感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展现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
第一百七十三节
放下
碧柳徐风挽人间,
心随流水到客前。
不问秋花与明月,
西下飞鸟和万缘。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描述了碧柳随着徐风摇曳,将人带入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作者通过描绘碧柳和徐风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第二句“心随流水到客前”,表达了作者的心境与自然景色的融合,仿佛心灵随着流水一起流淌,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心灵与自然的交融,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第三句“不问秋花与明月”,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的不关注,只专注于自然景色的美好。作者不问秋花与明月,意味着他超脱了尘世的琐碎,只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美丽。
最后一句“西下飞鸟和万缘”,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飞鸟西下,意味着夕阳西下,一天的忙碌即将结束,而“万缘”则代表了世俗的种种牵绊和纷扰。作者希望能够超脱这些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描绘碧柳、徐风、流水、飞鸟等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诗中的意象清新优美,语言简洁明了,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第一百七十四节
相思
长风一去远
相思别处寒
客有浮萍泪
心寄愁云间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长风飘逝的时候,思念远方的人的心情。
首句“长风一去远”表达了长风飘逝的远方,使得相思之情更加深刻。
第二句“相思别处寒”则表现了离别之后的寒冷孤寂,让人感到心中的相思之情更加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