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图书馆备战的日子,杜蔓的学习计划更加紧迫了,最近已经忙到手机都不碰一下的程度。但是呢,最近又有新的八卦,小团体那个核心人物小C,喜欢另外一个长得帅的二楼的男同学小A,被人发现了,具体怎么发现的不知道,最高笑的是,这个男的也喜欢小C,而他有女朋友。
好家伙,大家聚在一起复习这么久,就生出感情了呗,所以不是在学习是吗?只有杜蔓很专注学习吗,连封潇声都很少理,最近更是直接“分手”。
小A有女朋友大家都知道,她女朋友小B吧也在同一层楼复习,然后两人还在外面租房子同居,但是随着小C的努力,小A看她越来越顺眼,然后开始不正常了,但是他又不愿意和小B分手。小C知道后气死了,硬是要搞黄小A和小B,然后抢走小A。
杜蔓也是在无意间知道这些八卦的,她知道的时候已经是三人关系破裂的时候了,这时候三人已经撕到明面上了,这些瓜都是别人吃剩的了。
现在这三人还咋撕,真的是蛮热闹的,自从杜蔓这三人的关系后,每次见到他们都觉得很不自在,真是替别人尴尬的毛病改不了一点。
看着这三人的关系,杜蔓不禁想起诗经中的《新台》,这是一首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诗。
《邶风·新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历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民众讽刺卫宣公劫夺儿媳姜氏(宣姜)的诗歌,后世因此而用“新台”以喻不正当的翁媳关系。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章叠咏,每章前二句是兴语,但兴中有赋;第三章用比法,表现女主人公新婚生活出现的反差。三章各后两句均以理想和现实的相悖,构成异常强烈的对比,反衬出女主人公郁积已久的怨愤之情。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此诗若按旧说理解,一、二章赋陈其事,第三章起兴以比。诗开篇即夸耀卫宣公建造的新台是多么宏伟华丽,其下奔流的淇河之水是多么丰盈浩瀚。这都是极力渲染卫宣公的赫赫威势和装点门面,也可以看作是姜氏(宣姜)眼中所见,已被宣公的表面现象迷惑了。她本为是嫁过来追求燕婉之好,想过一种郎才女貌、琴瑟和谐的幸福生活的,却不料成了一个糟老头子的掌中玩物。
全诗三章,前两章叠咏。叠咏的两章前二句是兴语,但兴中有赋:卫宣公欲夺未婚之儿媳,先造“新台”,来表示事件的合法性,其实是障眼法。好比唐明皇欲夺其子寿王妃即杨玉环,先让她入道观做女观一样,好像这一来,一切就合理合法了。然而丑行就是丑行,丑行是欲盖弥彰的。诗人大赞“新台有泚”“新台有洒”,正言欲反,其兴味在于,新台是美的,但遮不住老头子干的丑事。这里是运用反形(或反衬)的修辞手法,使美愈美,丑愈丑。
《邶风·新台》,旧说以为卫人所作,目的在于讽刺卫宣公违背天伦,在黄河边上筑造新台,截娶儿媳。根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卫宣公是个淫昏的国君。他曾与其后母夷姜乱伦,生子名汲。汲长大成人后,卫宣公为他聘娶齐女,只因新娘子是个大美人,便改变主意,在河上高筑新台,把齐女截留下来,霸为己有,就是后来的宣姜。
“新台”之事的直接受害者是宣姜:美丽的少女配了个糟老头,而且还是个驼背鸡胸,本来该做她老公公的人。这一对儿是怎样也不能般配的,就如俗语所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难怪诗人心中不忿,要为宣姜,也要为天下少年鸣不平。他好有一比:“鱼网之设,鸿则离之。”打鱼打个癞虾蟆,是非常倒霉,非常丧气,又非常无奈的事。
按照闻一多《诗经通义》中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