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舌战江晓原(2 / 3)

的压制,使得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停滞不前,社会发展受到极大阻碍。科幻文学应该倡导科学与人文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理念,而不是片面地强调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作出积极向上、富有深度且能正确引导大众认知的科幻作品,让科幻文学真正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有力工具。”

江波的反驳让会场的气氛再度热烈起来,参会者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大家都被这场激烈的思想交锋所吸引。

张启再次高高举起双手,待得到发言机会后,他沉稳地说道:

“江晓原先生提出科学需要宗教的指引,我对此深表质疑。在人文的范畴内,宗教虽然具备一定的人文或文化属性,但它本质上属于一种意识形态,且在其中,其意识形态的特征占据主导地位,而非人文属性。这种意识形态的核心在于推崇对权威的服从,这恰恰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科学最珍贵的特质之一便是敢于质疑权威,不盲目服从。就拿爱因斯坦来说,他无疑是科学界的泰斗级权威人物,然而,无数科学家都以挑战和推翻爱因斯坦的理论为伟大的奋斗目标,因为在科学的世界里,没有人会认定某一理论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真理。”

张启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思绪,接着举例道:“再看进化论,自达尔文提出以来,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发展与演变。从最初相对简陋的理论框架,逐步发展到如今以现代高等数学等多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现代进化论体系,其内容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科学家们在引用进化论相关论据时,更多地是依据大量实验所获取的实证数据,而非仅仅局限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这本书。这充分表明科学是在不断地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它依靠的是严谨的实验、理性的分析与大胆的质疑,而非宗教式的对权威的尊崇。所以,我认为不能将科学与宗教简单地关联并认定科学需要宗教指引。”

张启的发言让会场内众人陷入沉思,不同的人脸上露出各异的表情,或若有所悟,或仍有疑虑。

江波听完张启的发言,不住地点头,脸上露出认可的神情:“这位朋友说得很对。科学的发展历程本就是不断突破权威、自我修正的过程。宗教所倡导的对权威的绝对服从,与科学的探索精神格格不入。如果将科学置于宗教的指引之下,那无异于给科学戴上了枷锁,限制了它的无限可能。”

江波的话刚落音,会场内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如雷鸣般响彻整个礼堂,似乎是众人对江波和张启观点的一种共鸣与支持。

在这掌声中,一些原本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思考着科学与宗教在科幻文学语境下更为合理的关系定位。而张启和江波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对真理探讨的执着与坚定。

此时,一直默默聆听的王晋康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说道:“诸位,今日这场讨论可谓相当精彩,各方观点都极具启发性。江波和另外一位同学所强调的科学的自主性、探索性以及科学精神的独特性,我是颇为认同的。科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伟大推动作用不容小觑,它以实证和创新为基石,构建起了现代社会的知识大厦,这是我们必须尊重和珍视的。科幻文学确实应当积极展现科学的魅力与力量,鼓励人们对未知保持好奇与探索的欲望。”

王晋康微微顿了顿,接着说道:“然而,江晓原同志提出的科学需要某种思想层面的引导,也并非毫无道理。哲学也好,宗教也罢,虽不能主导科学,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科学发展的思考背景与价值参照。”

王晋康的发言让会场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但是江波思索片刻后,简洁有力地反驳道:“王晋康老师,往昔哲学或可充当科学的价值参考,然当今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其深度与广度已远超哲学所能涵盖。量子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