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科学的尽头不是哲学(2 / 4)

学!你敢否认这一点吗?”

江波提高了声音:“科学和哲学究竟什么关系?若把哲学范畴定义为囊括一切形而上,科学会有抽象概念,看似有交集。但非要说‘科学的尽头是哲学’,这就大错特错了!

哲学是个框,装了很多东西,宗教也是其中一部分。若这么讲,会让宗教人士得意,自居于科学之上。科学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经验积累总和,其本身就有内在哲学指导思想——经验实证主义。经验是人类接触观察到的事实总和,人据此分析判断形成结论,实证是结论回物质世界检验成败,成则留,败则弃,无论成败都进入下一轮。只有能在这循环里的事物才被承认,这就是经验实证主义的简单定义。它天然合理,朴素得和生物体生存机制类似。生物生存需从外部世界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达成行动,行动结果决定生物存亡。经验实证主义是生存本能的系统化、理论化,任何民族,哪怕笃信宗教,也无法将其从社会生活中完全抹除,完全不需要经验实证的世界不存在。

江波的声音掷地有声:“若把人类精神世界比作一个大的班级,各种思想流派是学生,科学是一个学生,还有佛教、基督教等。哲学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哲学充其量是一份班级的花名单,所有学生名字都印在上面。哲学外延广、内涵少,只能如此。

科学的尽头还是科学,如果说有哲学指导科学,那也是科学自身内含的哲学精神,而非其他神秘哲学!”

江波的此言一出,江波原目瞪口呆,张了张嘴,却难以回复。他想了想,冷哼一声,还是坐了下来。

这时,现场又有人举手要求发言,张启定睛一看,愣住了,此人竟然是他上一世就彼此熟悉的老朋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副研究员袁岚峰!

在张启的眼中,那袁岚峰身姿挺拔,透着一股学者特有的儒雅与自信。他面容清瘦,轮廓分明,鼻梁上架着一副精致的眼镜,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的奥秘。他的头发整齐地梳向脑后,一丝不乱,更增添了几分严谨的气质。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从容不迫。

在张启的回忆中,袁岚峰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沉稳,说话时语调平和却又掷地有声,言辞间的逻辑严密,让人不禁沉浸于他所阐述的观点之中,仿佛他不仅仅是在表达见解,更是在传递一种不容置疑的知识力量。

袁岚峰得到发言允许后站起身,目光坚定地说道:“江晓原先生,你之前的观点虽有趣,但我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你曾经说过‘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是也不是?”

江晓原呵呵一笑,道:“袁兄,我确实说过这句话。”

袁岚峰点了点头,道:“这句话虽被很多人误解,但也揭示了一些学科间的关联。首先,神学是完全错误的,这一点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同,我也不例外。”

江晓原微微挑眉,示意袁岚峰继续。

袁岚峰接着说:“物理和数学有着本质区别。物理是经验性的真理体系,可被实验推翻;数学是先验的真理体系,不可能被实验推翻。数学是一种先验的真理体系,并非经验科学。像物理、化学等科学门类,其正确性由实验判定,曾经公认的‘真理’被新实验证伪也屡见不鲜,就如牛顿力学被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所修正。但数学与实验无关,我们不能通过数苹果来判断1 + 1是否等于2,若数出1个苹果加1个苹果等于 3 个苹果,那只能是数错了,而不是数学加法出错。教儿童算术时用苹果、桔子演示,只是为了让他们产生数的概念,当他们理解后就会明白数的概念独立于具体事物。这是心理学、教育学的范畴,而非数学、逻辑学的本质。”

江晓原沉思片刻,回应道:“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