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王香草的故事(1 / 4)

听说他回来,村里不少人都过来拜访了。

琉璃作坊的所有技工都分给了西北和京城的两个作坊,村里的这个已经空置很久了。不过这也和村里人关系不大,因为琉璃作坊一直用的是赵小山买的下人,没雇佣过村里人。

但米粉和肥皂两个作坊则不同,这两年他们早已习惯了每天上班每月领工资,现在作坊停工,他们都心里慌慌的。

日子好不容易过好了,谁愿意回到以前的穷日子?

看到赵小山回来,这些人像是终于又找到了主心骨。

觉得只要赵小山回来,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作坊马上又能重新开工了。

然而,赵小山面对来客只是虚虚应付着,并没有说具体什么时候开工,态度十分敷衍,众人走时也没明白他到底几个意思,心高高悬着。

把所有人都打发走后,赵小山总算松了口气。

这种被所有人都寄予厚望的感觉,他觉得有点沉重,很累。

从昨天得知消息时的心惊胆战到晚上吃饭时看到全家人整整齐齐的心满意足,他像坐了过山车,忽上忽下的。

晚上躺在熟悉的炕上,看着棚顶发白的墙面,他隐约明白了一个道理:和钱财相比,家人的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王香草那个小贱人他一定会收拾的,但不是现在。

他离家已久,全家上下这些日子惊魂未定,先好好陪伴一阵才折腾不迟。

为此,所有人都以为赵小山会雷霆一怒,托人找关系报复王香草时,他竟然按了暂停键——每日赋闲在家,不是哄狗剩就是抱驴驴。

过了几天,就连刘氏都看出了不对,吃饭的时候问他:“山子,咱作坊以后还开不开工了?今年的玉米刚下来,村里有不少人家还问咱们收不收呢,要不收他们就卖给县里的商贩了。”

经过朝廷的大力宣传,很多地方都知道了密水产玉米,听说这东西高产还味美,有不少外地的商人便前来收购,价格还很实惠。

有不少村民十分心动,想要将玉米卖给外来的商贩,又顾忌着赵小山作坊需要,一直按着没动。

赵小山想明白这层缘由后直接在村里宣布:商贩给的玉米价高直接卖给商贩就行,不用顾虑作坊的问题,以后作坊还是以杂粮米粉的生产为主。

这些商贩将玉米买回去也是作为玉米种子进行售卖,能将高产作物推广开来也是赵小山一直以来的追求。

他的米粉作坊不一定非要做玉米粉,杂粮粉也很畅销。

一些杂粮煮着吃口感十分不好,难以下咽,但加工成了米粉后,滑滑溜溜的,反而好吃了。

也因此,米粉作坊里虽然也有纯米粉的加工,但生产的大头一直都是杂粮米粉。

成本低,销量大,利润可观。

那些观望的村民听到赵小山的传话后,衡量再三,决定还是眼前的利益为重,和外来商贩讨价还价后将手里的玉米卖了出去。

剩下的除了要给朝廷交的税粮和明年的种子粮,连自家吃的都没留。

打眼一看,整个村子就赵小山家的玉米没卖。

赵小山倒是想卖,家里的银钱紧缺,前段时间刚折腾进去三千两,留着那么多玉米也没用,还是马上变现才是正途。

奈何赵来福不让。

经过这码子事他的想法变了,他觉得经商终究是末途,不可控的风险太大了,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还是老老实实种地才是正路。

他们家现在地多,说是小地主也不为过。

这些玉米他打算一部分自家吃用,一部分交税粮,剩下的全部作为明年的种子粮,所有土地全都种上。

作坊,开不开无所谓,现在他家吃喝不愁,开了不过是锦上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