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林甫给予梁山众人下了命令,就是剿灭弥勒教,为了打赢这场仗,李林甫可谓是费劲了心思,现在还有几个布政司能够听从朝廷的命令,还有多少军队能够李林甫调动,李林甫自己心中有数。于是李林甫开辟了一个不好的头,那就是募兵制。但是这能解燃眉之急的方法不用也得用,如此李林甫拿着从登州府那面的税收得到大把银子,开始在各地实行募兵,可就是这个简单的命令为朝廷灭亡埋下了伏笔。
唐朝的李林甫是一个口蜜腹剑,排除异己,投其所好的政治强人,在唐明皇历任宰相中,只有李林甫执政十九年其他人都是两年三年的执政时间。这也说明起码李林甫在李隆基眼里还不错。
而本朝的李林甫同样也是一个政治强人,他利用各种手段还算是维护住了朝廷那最后一点点面子,李林甫同时也盘点了一下手中的力量,军权方面虽然他又启用了四王八公这老派贵族的力量,但是他也知道这些都是各取所需的合作关系,他现在真正能动用的只有梁山这些好汉,以及京城里面的新军,禁军,城防军等。这就使他格外珍惜梁山这群无主的势力,基本上要钱给钱,要兵给兵,只希望他们能攻克弥勒教在南方给自己和皇帝钉下钉子。以后有个万一我好有个后路。
至于李艾这面,这小子和林如海一起过来找自己,想要外放的时候李林甫就是知道这小子没憋好屁,果不其然他在大名府,山东布政司,登州府干的那些事情,谁不知道,只不过他现在已经成了气候,再加上每年给朝廷带来了大量的税银,以及现在朝廷所有人都在和他做买卖,整个朝廷心照不宣而已。如果把李艾办了,姑且能把他办了,朝廷没有银子,拿什么养兵,拿什么打仗,朝廷大臣们没有银子还不得变了花样剥夺老百姓,所以不仅不能办,还得哄着,现在朝廷对于林如海和李识的态度绝对比当年太上皇对贾府更加亲切。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当一个人强大了,发现周边都是好人,每个人对自己热情而又友善。
但是朝廷虽然表面上哄着李艾,实际上却是防着李艾,从清剿弥勒教的事情就能看得出来,就连近在眼前的青州府都不让李艾染手,可怜人心另一面是多么的冷淡。
寒门探花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