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有人来报喜(2 / 3)

帝国首宰 安之雨 1670 字 2个月前

师傅来了,也从里屋里出来接着,寒喧过后,便同叶师傅讲了要建房子的事,又拿出淮荫堂的图纸给他看。

叶师傅自然是一个行家,看了图纸后,当即三下五除二就算出了建这房子需要多少材料,多少时间,总共需要多少钱,报出了一个不小的数目。

林青竹和陈正南听了,不禁微微点头。

陈正南道:“叶师傅,费用这一块没有问题,请你放心。”

叶师傅便道:“如此,我再去看看宅基地就好。”

当下,陈正南便同了他出去,叶师傅骑了一匹黄黑的骡马,陈正南便牵了自己的白马,同他一起奔到庄子外面,上了淮河大坝往东去。

走了三四里地之后,两人便在淮河大坝上看见了陈正南新堆的庄台。

那时,大水已经退尽,庄台孤零零地耸立在一片荒野之中。

两人下了大坝,把马匹拴在庄台之下,从斜坡走上去,叶师傅走到庄台的中间,赞叹道:“这庄台堆得真是不错,这么大的雨水冲刷,湖水浸泡,虽说瘦了一些身子,但是外形没变,高度足够,地面也平整。”

他说着便用脚步东西南北丈量了步数,计算了宽度和长度,最后说:“淮荫堂建在这庄台上绰绰有余。院子往北边靠一点点,南边还可以留出一点小菜园。”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说着,就替陈正南谋划,在哪地方打井,在哪地方建茅房,西北两边如何修下庄台的路,一一都替陈正南规划妥当,把事情想在前面,以便提前准备。

看完了庄台之后,陈正南又同叶师傅回到家中,与林青竹见面细谈了房屋的造型和结构。

叶师傅拿纸笔把自己的构思画了出来,解释给两人看,林青竹当即又提出了修改意见,叶师傅道:“奶奶,你这样变动的话,就有江南的风格了。”

陈正南道:“没错,内人的确是江南人,所以她才会有这些想法。”

叶叶师傅点头道:“难怪,不过,不论你们有什么想法,我都能按照你们的要求造出来,只不过是慢一天晚一天的事情。”

当即,三个人就建造房屋的开工日期、材料购买、备料、用工、庄台下通往大坝的施工便道等等问题一一谈妥。

都说好了,林青竹就拿出五十两银子交给叶师傅,作为定金。

叶师傅当场写了收据,约定十二天之后的初六正式动工。

说好了这一切,陈正南要留叶师傅吃中午饭,叶师傅推托上午还有事,便拿了定金,骑了他的骡马走了。

从二少爷家借到书之后,林青竹便每天上午织布,下午看书,有时也拿笔写些心得。

这天上午,陈正南看完了一卷《史记》,林青竹又找了一本《资治通鉴》给他,有些地方林青竹见他有些疑惑,免不了给他解释一番。

陈正南前世里虽然上过大学,但在古文方面,比起林青竹还是远远不行。

陈正南疑惑林青竹为何看书如此认真,林青竹只是笑笑,摸了一下自己的肚子。

陈正南想了片刻,才知道林青竹看书,居然是在搞胎教,心中高兴,就逞能一样把手中的书读了出来:“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林青竹听了,便放下手中的书,说道:“正南,这话是《通鉴》中的名语,不知你有何想法?”

陈正南便道:“这意思吗,自然是说,品德胜过才华,是君子;才华胜过品德,是小人。姐姐,我说得可对?”

林青竹点头道:“你说得当然是对的。《周易》有云:“君子以厚德载物。德行,是一个人最牢固的根基,最可贵的修养。再高的才华,没有德行为本,就如空中楼阁,登高也必跌重。相反,以德为首,德才兼备的人,方可承载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