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新办法(1 / 2)

企业也需要监管,最开始是监管过了头,一些执法部门甚至借着这个权力来谋私利,这种行为需要整顿,但是不是因噎废食,直接让监管失踪。

金新凯看着祁同伟的报告,意识到了还是对他的能力有所低估啊。

“你想在高新区专门成立各执法局的分局?”

“是的,这就是我的方案,新区的归新区管,高新区归高新区管,既然情况不一样,那就让他们再搞个分支机构。

连考核的办法也专门设立,比如,现在安监局每月要求一个中队对辖区十家企业进行检查和然后复查。

但是十家小作坊和十家高新区的企业,体量上,隐患的体现上,管理办法上,都是不一样的,个中有巨大的区别。

干脆把他们彻底分开。

可以暂时让现有的分局管理高新区的分局,也可以干脆把现有分局搬进高新区,制定新的考核办法,检查方式。

江北新区其他的企业,由他们的其他各中队去管理。

这样的话,有些单位可能会想增加自己的编制,那个由他们自己去跑。

有些单位跑不来这么多新编制,那就让他们在现有人员上分组进行调配。

反正我们的意思是,高新区需要专门的执法机构来管理,归于高新区管委会和他们的市级局双重领导。”

其实祁同伟的心思还是老的,那就是扩大高新区管委会的管理范围,甚至到了最后囊括整个江北新区,那样他就能越过市辖区的各种管辖权限,直接以高新区管委会的名义管理各种事务。

而且以二十年后的经验来判断,很多新区都是本市最重要的经济引擎,拥有相当高的权限,甚至一些新区的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都是市委书记和市长兼任的。

那样获得的权限,就能让祁同伟毫无掣肘得大干一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城建需要市里批,道路建设要市里搞,区里一点自主权没有。

第一步,就是把各种涉企职能部门,全部创建分支或者干脆把新区的现有部门搬过去,以高新区为主体,扩大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权力。

接下来还要促成把商夏桥两个街道整体划入高新区,街道办由高新区代管的事情,只不过高育良上次没直接答应,只说研究一下,涉及行政规划的事,肯定不会一蹴而就,这也是正常的,不过两位领导当时都挺心动的。

只是可能顾虑到行政上存在相当多的困难,一时答应不下来,比如前文把江北新区从永庆县划出来,虽然文中只用了几句话就描述过去了,其实是金新凯为主导,加上两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大力支持,各自都找了不少关系,金新凯作为红三代找到了很多叔叔伯伯,三方使力,就这样,原永庆县的多名领导和退休领导还重重阻挠,觉得永庆县彻底成了山区农业县会阻碍发展。

期间克服了多少困难,也只有金新凯是最直观的了,他自己上半辈子最有成就的事情,其实就是成功把江北新区独立出来,成立了高新区。

新区和高新区发展得越好,他日后的政治资本就越高,祁同伟接连提出的构想,都是为了新区的发展添砖添瓦,但是祁同伟目前只负责具体执行,并不知道和上层沟通,困难甚至比执行还要大几倍。

所以,即使他和高育良如此心动,在没有把握真正搞定上面,在行政层面解决这件事之前,还是没有把握拍板。

“在高新区成立专门的监管执法机构吗?

这算是一个治标治本的方法,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你先讨论一下可行性。

找新区几个分局讨论讨论,形成民主决议,我找高书记在上层运作一下,问题应该不算大,只要陈市长点头就行。

不过现在陈市长正抓编制冗余的事情,只怕没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