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人世间、周蓉没去成(4)(1 / 2)

李素华这一病,可真是病来如山倒,直接就病了大半个月。

眼瞅着三月的天,一日比一日暖和,春风轻柔地吹过大街小巷,带来丝丝暖意。

家里的三个孩子心疼母亲,轮班照顾。

李素华可就记着老疙瘩的话,自己装一阵病,蓉儿就跑不出去,饭也顾不上好好做了,菜也没时间去买,买菜的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周秉坤的肩上。

而周蓉则留在家里做饭、虽说做出来的饭菜远不如她妈做的好吃,但也勉强能填饱肚子。

周蓉的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年前的时候,她还与冯化成通过一封信。

信里,冯化成细致地描绘了首都的美好,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京都独有的气息。

在周蓉的脑海里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画面。

她想去京都看看,更想见见这个与自己频繁通信的京都诗人。

冯化成写的诗,每一首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周蓉眼中,他是一个极具理想与抱负的青年。自从在报纸上第一次读到他写的诗,周蓉就彻底崇拜上了这个未曾谋面的诗人。

另一边,受了嘱托的蔡晓光手里紧紧握着一封介绍信。

他已经被父亲安排到了吉春市的拖拉机厂办公室、可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周蓉的事,想着帮她寻个好出路,而且他也不想让周蓉去见那个冯化成

“咚咚咚!”

李素华正坐在炕上纳鞋底,听到敲门声,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

老疙瘩之前说蓉儿喜欢上一个京都诗人,岁数还挺大。

这几天,她也偷偷观察了蓉儿,发现她有事没事就往邮局跑,只要邮递员一来,就迫不及待地问有没有她的信。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看来秉坤说的可能没错,蓉儿怕是真被这个诗人给迷得晕头转向了。

“进来!”

蔡晓光轻轻推开门,走进大屋。

只见李婶正坐在炕上,手里纳着鞋底子。“李姨,有个好消息,周蓉不在吗?”他一边说着,一边四处张望着。

李素华放下手里的鞋底子,拍了拍炕边,示意蔡晓光坐下。

这个蔡晓光,从初中就和周蓉在一起,两人一起上学放学,形影不离,还一起去了很多地方读书。

蔡晓光肯定知道蓉儿的不少事情。“晓光啊,坐,姨想问你个事,正好趁着蓉儿不在家,去供销社排队买肉去了。”

蔡晓光心情有些忐忑地坐在炕边,他心里清楚,肯定是秉坤那小子把事情跟李姨说了。“姨,有事您问。”

李素华把头凑了过去,还特意往外看了看,生怕被别人听到。“晓光,蓉儿和那个什么诗人,姓冯的那个男的,他们两个是咋回事啊。”

蔡晓光咽了口唾沫,心想反正秉坤都知道了,李姨是周蓉的妈,这事说不说他们早晚都得知道。“李姨,从去年开始,我们上初二的时候,周蓉就开始和京都诗人冯化成通信了。”

“那蓉儿想去京都,也是要去找那个冯化成?”

蔡晓光点了点头,有些无奈。“是的,李姨。”

说完,他从口袋里拿出那封介绍信。“姨,这是介绍信,酱油厂味精车间,活不累,周蓉去正好。”

“啥玩意儿,酱油厂味精车间!”李素华接过介绍信,她不识字,只能看到上面鲜红的公章。“唉呀妈呀,晓光啊,你这,你这让姨说啥好啊,现在上山下乡,家家都得去个孩子,唉呀妈呀,晓光。”

说着,她赶紧下炕,趿拉着鞋,就要给蔡晓光鞠躬,感激他为周蓉的一番心意 。

蔡晓光见李素华要鞠躬,吓得赶紧伸手稳稳扶住。“姨,您可千万别这样,我喜欢周蓉,能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