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从征
在天命年间,尼堪就已经开始随军出征。当时的清军正在积极扩展疆域,尼堪曾随军征讨多罗特部、董夔部,这些战役中他都立下了战功。这些早期的军事经验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基础。
到了天聪九年(1635年),尼堪跟从多铎率领的八旗军攻打明朝山西地区。这次战役的目标是牵制明朝在锦州和宁远的援军。尼堪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极为出色,他不仅参与了攻城掠地,还成功地阻止了明朝的援军支援前线。此次战役对于削弱明朝在北方的防御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年十二月,尼堪跟从豫亲王多铎参与了讨伐朝鲜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尼堪随军追击朝鲜国王李倧至南汉山城,并在那里歼灭了朝鲜的援军。这一战果极大地削弱了朝鲜的抵抗力量,并迫使朝鲜国王最终选择投降。朝鲜的投降对于清朝来说是一次外交和军事上的重大胜利,也为日后清朝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朝鲜之役结束后不久,即崇德二年(1637年)正月,朝鲜国王李倧投降,尼堪因此得以凯旋而归。同年四月,尼堪被任命为议政大臣,这标志着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议政大臣一职在当时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意味着尼堪成为了清朝最高决策层的一员。
到了崇德四年(1639年),尼堪继续在军事上发挥作用。这一年,尼堪随同武英郡王阿济格等人率领四旗护军兵攻打明朝的塔山、连山等地。这些地方位于明朝的边防要塞,尼堪的任务是确保这些地区不会成为明朝反击的基地。在这次战役中,尼堪不仅展示了他出色的战术指挥能力,还确保了清军在这一区域的控制权。
到了崇德七年(1642年),尼堪受命代替公博和托屯济哈等戍守锦州。锦州是连接东北与中原的战略要地,对于清朝的军事部署至关重要。尼堪在锦州的戍守任务不仅是为了防止明朝的反扑,也是为了确保这一战略要地的安全。在此期间,尼堪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锦州的防御,并确保了该地区的稳定。
二、随军入关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尼堪随从睿亲王多尔衮率军入山海关。当时,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在山海关遭遇了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在山海关战役中,尼堪所在的清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大败李自成的军队。随后,尼堪又随从英亲王阿济格追击李自成的残部,一直追至庆都。
同年十月,尼堪因战功卓着而被晋封为多罗贝勒。不久后,他又跟随定国大将军、豫亲王多铎率领的大军从河南进军陕西,对李自成的大顺军本部进行了夹击。十二月,清军自孟津至陕州,再次取得胜利,大破农民军。
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尼堪继续跟随多铎的大军抵达陕西与河南交界的潼关。李自成的大将刘方亮率军出潼关抵御清军。尼堪与护军统领图赖共同夹击刘方亮的军队,并成功俘获了三百余匹战马。之后,尼堪又携同怀顺王耿仲明、贝子尚善击败了李自成的骑兵部队。三月,尼堪率军向归德推进,河南地区最终被清军平定。顺治帝为此下诏慰劳清军,并特别赐予尼堪一把弓箭作为表彰。
同年五月,尼堪随从多铎南下攻打南明的弘光政权。清军迅速攻破了南京,尼堪率军追击并成功抓获逃往芜湖的明福王朱由崧。接着,尼堪又率军攻打江阴。在这场战斗中,尼堪与南明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攻克了江阴。大军班师回朝时,尼堪因其杰出的表现而获得了丰厚的奖赏,包括黄金二百两、白银一万五千两、马鞍一副、战马五匹。
三、战功赫赫
顺治三年(1646年),尼堪跟随肃亲王豪格西征四川,目标是清除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当时,大顺军的主将贺珍在汉中一带袭扰,而二只虎(刘体纯)和孙守法则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