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权力越来越大,他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嚣张。康熙十一年(1672年),御史马大士向康熙帝上书弹劾孙延龄,指控他擅自授予部下武职。兵部驳回了孙延龄的奏章,但他依然胆大妄为,再次上书请求朝廷批准他封官部下的请求,并且态度非常强硬。康熙帝得知此事后,严厉斥责了孙延龄,并拒绝了他的请求。
到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孙延龄所管辖的都统王永年、副都统孟一茂、参领胡同春、李一第等人联合上书,控诉孙延龄在广西纵兵为祸、残害百姓的行为。这些指控被写成文书上报给了两广总督金光祖,金光祖随后将此事上报朝廷。康熙帝派遣侍郎勒德洪调查此事,最终证实了孙延龄的罪行。尽管如此,康熙帝还是宽恕了孙延龄,没有对他治罪。
同年十一月,“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反叛。吴三桂试图拉拢孙延龄加入叛军行列。面对这一局面,康熙帝授予孙延龄抚蛮将军的称号,并计划重新启用缐国安为都统。不过,后来决定由马雄代替缐国安的职务,并命令孙延龄与广西巡抚马雄镇合作,共同镇守广西,抵御叛军。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四、举兵附逆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二月,孙延龄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举兵反叛。他先是杀害了都统王永年、副都统孟一茂、参领胡同春、李一第等官员,并将广西巡抚马雄镇及其家属幽禁起来。这一举动震惊了清廷,康熙帝随即发布诏书,剥夺了孙延龄的所有官职和爵位,并宣布要对其进行讨伐。
孙延龄在遭到清廷的谴责后,试图为自己辩解。他上书康熙帝,声称是因为两广总督金光祖和马雄等人密谋王永年等人欲加害于他,所以他才被迫起兵。然而,康熙帝并没有接受孙延龄的说法,反而斥责他是诬陷,并命令平南王尚可喜与两广总督金光祖筹划进攻孙延龄。
在叛乱的过程中,孙延龄自封为“安远大将军”,并向平乐、梧州等地发送了檄文,宣布自己的反叛立场。随着孙延龄、耿精忠等人的叛乱,清廷失去了滇、黔、湘、川、桂、闽六个省份的控制权,战乱甚至蔓延到了江西省,整个局势变得极为严峻。
不久之后,马雄与总兵江义也在柳州举兵响应吴三桂的叛乱。与此同时,孙延龄的盟友缐国安病逝。为了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孙延龄招降了万羊山的土匪,将这些土匪与自己的军队合并,设立了五个镇,每个镇大约拥有两千兵马。随后,孙延龄自封为“安远王”。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有一位名叫傅弘烈的人物值得一提。傅弘烈曾在吴三桂未反叛之前就向清廷揭露了吴三桂的不轨行为,但因此被贬到了苍梧。孙延龄叛乱后,傅弘烈被孙延龄任命为将军。傅弘烈多次劝说孙延龄放弃叛乱,率领部队迎接清军。孔四贞也极力劝说丈夫不要继续走这条不归路。然而,孙延龄并未听取他们的意见,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的叛逆之路。
五、惨遭执杀
康熙十六年(1677年),孙延龄派遣傅弘烈前往江西与清军会合,希望能够与清廷达成某种和解。然而,这一举动很快就传到了吴三桂的耳中。吴三桂意识到孙延龄的意图后,立即采取行动,派遣自己的孙子吴世琮率军逼近桂林,意图消灭孙延龄。
吴世琮迅速逼近桂林,孙延龄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出有效的防御准备。最终,吴世琮的军队成功攻入桂林,将孙延龄杀害。同时,孔四贞的独生子也在此次袭击中丧生。这一消息对孔四贞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她立即组织军队抵抗吴世琮的部队,试图保卫桂林。
在桂林被攻占之后,吴世琮留下了自己的大将李廷栋驻守桂林,并且不断地派出军队侵扰周边地区,包括平乐、浔州、横州、南宁等地。孔四贞和傅弘烈组织军队进行反击,但局势仍然十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