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德川吉宗:江户幕府的“中兴之祖”与“享保改革”的辉煌(3 / 4)

第七代将军德川家继去世,年仅8岁。德川氏本家(本支)从此血缘断绝。在众谱代大名的支持下,时任权中纳言、32岁的德川吉宗登上了第八代将军的宝座。

五、享保改革

德川吉宗上任伊始便表现出不同于 先 代 的风范。正式入主江户城的那天,在幕臣们的迎接仪式上,他穿得很朴素,显示出一种谦逊和节俭的作风。由于他是以旁支身份继任的将军,而幕府的旗本们大多是前朝遗臣,德川吉宗担心自己可能会大权旁落。因此,他首先采取的措施便是清除前朝势力。他罢免了侧用人间部诠房,并不再设置侧用人,任命水野忠之担任老中;同时罢免了新井白石的顾问职务,代之以另一位大儒,此外他还启用了大冈忠相。这些人事调整不仅削弱了前朝势力,还加强了他自己的权威。

德川吉宗改革的第一步是精简机构。为了削减旗本的数量,他废除了旗本的官位和俸禄的世袭制,同时裁减了不少御家人。他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财政上的考虑,更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威。为此,他提拔了一批在纪伊时就跟随他的家臣,但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特殊照顾,公务上的事他尽量自己来做,同时也很放手让家臣们去办。对于那些饱受侧用人压制的谱代幕臣们来说,德川吉宗的办事作风非常受欢迎。

在民政方面,德川吉宗对当年江户的大火灾仍然记忆犹新。享保五年(1720年),他建立了47人的江户町火消组,由江户町奉行大冈忠相指挥,这是日本最早的直属于政府的专业消防队。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火灾应对的效率,还增强了民众的安全感。

德川吉宗改革中的最大课题是重建幕府的财政。幕府出现财政危机的原因包括新田开发几乎达到极限、矿山枯竭、金银产出量减少,以及元禄期物价上涨、米谷价下跌等因素。德川吉宗采取的基本方针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增入减出,开源节流”。此后他颁行的几项措施,目的均在于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享保六年(1721年)至享保七年(1722年)间,连年灾害导致歉收,国库的收入降至最低点,连旗本的俸禄都发不出。为此,德川幕府发布了“上米制”,规定各藩上交的年贡为每一万石中交给幕府一百石。同时,大名们“参勤交代”的时间缩短一半,这样就减少了大名们在江户的开销。这一措施使幕府每年总共收到175万石米,首先解决了旗本和御家人的俸禄问题。然而,这个制度大大加重了赋税,在财政状况好转后,于享保十六年(1730年)被废止。

此外,德川吉宗还废除了老中轮值制度,改由设立勘定方专门负责财政,由水野忠之领导。这一来,财政管理更加专业化,提高了财政效率。为了进一步减少开支,德川吉宗发布了“俭约令”,要求幕臣们节省各类开支。

六、卸任辞世

延享二年(1745年),德川吉宗在担任征夷大将军近三十年后,决定辞去这一职位,由长子德川家重继任。德川家重与强壮机智的父亲德川吉宗截然不同,他身体虚弱,性格温和,甚至被人们戏称为“尿床将军”。这一绰号反映了他在民众中的形象并不如父亲那样威望高。许多人对德川吉宗选择这样一个儿子继任感到不解,甚至怀疑他的决策是否明智。然而,德川吉宗可能有自己的考量,或许他认为德川家重虽然身体虚弱,但能够维持幕府的稳定和传统。

德川吉宗卸任后,仍然关注国家大事,继续在幕后提供指导和支持。他的一生充满了改革和创新,不仅解决了幕府的财政危机,还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他的“享保改革”成为江户时代的重要转折点,使他被誉为“中兴之祖”。

宽延四年六月二十日(1751年7月12日),德川吉宗因脑疾去世,享寿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