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领他出门,他是真想出了这个院子,院子再大也是笼子,而小天赐不愿意呆在笼子里,他想出去,想高飞。
几番斗智斗勇,小天赐没能成功跨出大门门槛,他老老实实的坐在阿雅身边,虽然不能说话,但是那双眼睛会说话,忽闪忽闪的长睫毛大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母亲,有时候自己坐在屋子里,一坐就是一天。
阿雅终于心软,和俩老头商量,因为他知道这个临时组建的家庭是这俩老头说了算,要不让天赐再去学堂吧!
就这样,天赐再一次背上了书包,旁边有个阿兹,去了镇上的学堂,登记名录:杨天赐,阿满镇,四岁。
阿满镇有五条东西街五条南北街,很规矩,井子状,学堂挨着神堂,乃是神堂办学,这座学堂最出名的就是出了一个圣子,而且是圣城神庭的圣子,远不是一般圣子可比。
一个小小的镇上的学堂出了一个大圣子,这件事造成的轰动至今仍有余震,这座学堂最显眼的地方是一处教室,被单独隔离起来,那是圣子曾经学习的课堂,被保留了圣迹,其中还有那孩子留下的书宝,还有一支笔,鹅毛笔。
继续阅读
天赐的第一课就是瞻仰那间教室,瞻仰圣物,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若能跟随上他的脚步,成为他的仆人,就是你们无上的荣光。
小天赐不会说话这件事,几个老师都知道,本以为这孩子是个弱智,不成想,这孩子不但不弱智,学习写字都是令人刮目相看,不能背诵经文就默写,当着老师和小同学的面当场默写一本书的经文,下笔极快,笔走龙蛇,一本书不过半个时辰就会书写完毕。这还不算,老师新讲一篇课文,然后让孩子们背诵,孩子们只是被送出前一段或者几句话,但是小天赐已经“刷刷”默写完毕。
这孩子的神性比那个圣子还要胜出不知道多少倍,只是,谁也不敢说,现在圣子如日中天,这个哑巴孩子比圣子还能,这话传出去不但不会有人信反而会招来很多麻烦,不但是孩子,就连学堂都会有麻烦。
学堂一共八个老师,每个老师都对这孩子刮目相看,曾经反复研究这孩子,但是,什么也看不到,看不见神血也看不见神魂更看不见神躯,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
但是,他咋就这么能?
阿兹天天在学堂陪着天赐,按照阿雅的吩咐,哪怕是撒尿拉屎也要跟在身边,阿雅是怕了,怕这孩子再一次消失,再一次被偷走。
阿兹领着小天赐放学,走在路上,天赐都会流连在繁华的街道上挨个小摊小贩的观看,也不买啥东西,就是摸一摸看一看。阿满镇虽然小,但是人不少,而且外地来的人也不少,阿满这地方有矿,是寻常百姓家都用得到的东西,所以,这里有一些开矿人,当然他们都住在矿上,离这里还有十几里,但是,这些人无论是购买东西还是休闲娱乐,都会到这里,因为这里有让他们满足的场所,赌场和妓馆。
还有就是这里有一些修士,就是为了探访圣子圣迹而来,他们试图从圣子成长的地方,悟出一些真谛。
天赐漫无目的的在街上溜溜达达,街上人熙熙攘攘,特别是繁华地带摩肩接踵,小天赐四岁,矮小,在大人的腿缝中钻来钻去,这就苦了阿兹,弯着腰被小孩子带的拐来拐去的,人群一个拥挤,小孩子的手松开,然后就消失不见了。
阿兹一边喊一遍钻人缝寻找,出了人群,看见路中央站着小天赐,对着阿兹做鬼脸,伸着两只小手,吐着舌头,一副顽皮像,只是,孩子身后与几匹马不顾人流,一边跑一遍训斥,小孩子躲闪不及,被踩踏在地,阿兹惊呼,人们也惊呼,但是那些骑马的人毫不在意,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飞驰而去。
小孩子浑身是血,胳膊和腿的骨头都碎了,阿兹吓得大喊救命,但是路边的人都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