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看了好几个视频,老人年纪太大了,唱词大部份听不清楚,但其中的韵味却颇有可取之处。
点开发布者的信息,居然是与自己有过几面之缘的于泉,那个《华夏优歌》选手,那个和他同乘一段列车的年轻人。
实际上,于泉比李云还要年长许多岁,但李云仍然固执地认为于泉是年轻人。
随着这几条视频的出现,李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幅画面,一个画着服谱,穿着戏服的女人,在舞台上卖力地表演着她最钟爱,也最擅长的一部戏,这部戏太长了,需要她用一生去表演。
戏曲的最高潮部份,一个个侵略者在台下看得眉飞色舞,一个个演员在台上表演的汗流浃背,随着一场悲壮的呼喊声起。火光四起,浓烟滚滚,烧死的,摔死的,呛死的鬼子不计其数。
台上,带着装扮的角儿们,唱腔愈加高亢,大火点燃了他们的戏服,却依然可以看见几个火人在台上一板一眼地表演着,直到失去生命。
在这种迷朦的状态下,李云还是渐渐地睡了过去,但脑海里仿佛上映着一部电影,走音的唱腔和鬼子的惨叫求救声一直萦绕在李云的脑海,直到第二天的天明。
可能是昨天晚上没有睡好,又或者是那火烧鬼子的一幕在脑海里循环了一晚,李云的状态看上去不是特别好,尤其是李云自己,总感觉心情十分压抑,有一种想要发脾气的冲动。
用冷水洗了一把脸,让自己的精神稍稍振作一点,取出电脑,将脑海里的歌曲写出,并谱好曲后,拷贝到了一个优盘里。
又给于泉打了个电话,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于泉听,于泉不但没有意见,反而十分赞同,但他有一个要求,这首歌能不能不收费,让更多人能听到这首歌,更多人传唱这首歌。
李云明白于泉的想法,自己也没有犹豫,当场答应了于泉的请求。
李云是没有犹豫,但当他把这首歌交给春晚给节目组过审的时候,参与评审的几个领导却显得十分犹豫和纠结。
“小李啊,我看了一遍,这首歌很不不错,我个人十分喜欢,真的太喜欢了,但是,把这首歌搬上春晚的舞台是否有些欠妥?这些年,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尤其与大和国各个领域的合作更是重中之重,这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而这首歌却宣扬战争和仇恨,另一个,春节,本来就是合家团圆的日子,这首歌曲走的却是悲情路线。时机上是不是也有些不太合适啊。”
“张导,我觉得,国恨家仇决不能忘,如果单纯为了发展,而选择将他国对我国的欺辱抛在脑后,那与见利忘义的小人有什么区别,纵观历史和国内外,哪个国家是通过让自己的后代忘记国恨家仇而兴旺发达的?他们大和国一直在强调他们被两弹炸后的悲惨情况,还不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仇恨,这影响他们的经发展了?至于你说的歌曲不适合春晚,我倒觉得关系不大,即要寓教于乐,还要宣扬正能量,不就是咱们春晚一直以来坚持的标准吗?”
张春生觉得李云说的有道理,但有道理归有道理,天底下有道理的事情多了,也不见得都是有道理的一方说得就算。
张春生表示还需要上报台里,看看台里领导最终是什么意见。李云表示无所谓,如果台里没有通过,那他就唱一首歌就好,至于这首歌,他大不了开个网络直播唱给大家听就好。
很显然,被这首歌影响,李云无处可发的脾气虽然还在努力控制,但还是在不经意间显露出了一点。
张春生微微蹙眉,被台里的领导难为也就忍了,现在一个小年轻也敢给自己使脸色,真当自己是泥捏的老好人,没有一点火气呢。
“你李云背后有人又怎么样,自己按原则办事,谁能把自己怎么样?要是有领导找麻烦,大不了不干了,自己说好听的是个总导演,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