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酱油(1 / 2)

花若盛开 故人心上 1082 字 1个月前

中小火炒至微黄,等小麦有轻微的炸裂声,能闻到麦香的时候,就差不多了,取出放凉,倒入石磨磨成面粉。

花蕾也已经提前准备好了酱油的曲精,在面粉里加入适量的曲精,搅拌均匀。倒入黄豆中,让每一颗黄豆都均匀的沾上面粉。

然后平铺在干净的竹匾中,竹匾下方要腾空,然后竹匾上面也要盖上一层腾空的湿布巾,当然湿布巾也不能滴水。

然后放在暗处发酵制曲。湿布巾干了的话,就需要重新打湿盖上。

黄豆发酵至发白,温度有所上升时,就要翻曲降温,让温度保持在合适的手摸上去有些微热的感觉是最好的。

等黄豆长满黄绿色的菌丝时,制曲就完成了,这时候的黄豆还是有些潮湿的,需要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一天。注意防虫防灰尘,晒的时候最好盖上一层纱布。

晒了一天的霉黄豆晒干燥后,放入陶缸中。清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盐,搅拌,让盐充分融化后,然后把盐水倒入陶缸中,和霉黄豆搅拌均匀。

然后放到太阳底下去暴晒。为了防止有虫子进去,最好上面盖上一层纱布,下雨的时候还要记得防水。

接下去就是日晒夜露了,每天早上和晚上用干净的木棍去搅拌这些霉黄豆,这样至少要晒足三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每天搅拌,打酱。打酱的时机和次数,也是有要求的,并不是次数越多越好。 下酱的当天要充分搅拌,使盐充分融化,把所有的霉黄豆全部浸润浸透。

下酱的前三天,每天早晚都需要搅拌酱一次,接下来几天,每天早上搅拌霉豆酱一次就可以了。

等第七天以后,每两天打酱一次;总的打酱次数,控制在十五到十六次左右,就差不多了。

因为早晚气温低,适合搅拌打酱,酱油发酵是会升温的,如果温度太高,酱油容易发酸。

所以要注意避免中午气温高的时候搅拌打酱,如果某一次忘了,宁可少打一次,也不要在大中午的去动它。

打酱的目的是希望使酱油中的酶分布均匀,增加酶与原料的接触面,使酱油的发酵更均匀,有利于酶的水解反应,可以使酱油上下层温度均匀,有利于发酵,提高酱油的质量。

还可以排除成酱曲中堆积的臭味和发酵中的异味,可以促进酱中的风味物质的形成。

如果在搅拌大酱的时候,发现酱油表面产生“白花”的话,就要注意了。它能使酱油产生恶臭,损害酱油风味,消耗原料。

因此要提高酱油风味,就必须要控制好这些出现的白花,在白花上撒上盐巴,白花多的地方,就多撒一些,让这些白花自动消失。

做好每一次打酱,搅拌,这是做好酱油的基本要求。在这期间,要注意天气情况,有风雨的时候,还要提前做好防雨防风工作,避免酱缸中进入不干净的东西。

每天晚上,最好要用纱布盖上,单层纱布就可以,然后在上面盖个镂空的竹匾就可以。不要用不透气的东西遮盖,避免酱油发酵产生的水蒸气凝结,又滴落到酱油里,这样酱油很容易变质。

这段时间,花蕾让手下的人都随时注意着这些酱油。太阳特别好的时候,就完全打开酱缸,让酱油最大程度晒到太阳。

如果人要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就直接盖上纱布和竹匾,免得出现意外。

一时半会晒不到太阳没关系,比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去个虫子,整缸霉豆酱报废要好。暴晒几个月后,这个酱的味道就比较好了。

最终出油的时候,将清水烧开后,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盐,溶解后,放到微微温热的时候,倒入霉豆酱的陶缸,搅拌均匀。

在存放一两天后,用干净的纱布过滤出酱油中的残渣。然后把酱油煮开杀菌,自然放凉后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