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户人家,二十多口人,挤挤挨挨,逼仄狭窄,但也热闹,吵吵嚷嚷,叽叽喳喳的充满人情味。
和这些人接触下来,她能体会到以往从未感受到过的人与人的温情。
那是一种毫无血脉联系却能紧密连接的情感,犹如暖流缓缓涌入心间,妥帖,柔和,令人安心。
并且,随着她深入这片街区,越来越了解这里的百姓,她发现这种温情竟然在其中是稀松平常般的存在。
她曾苦苦琢磨这类情感,为何会在底层民众之中普遍存在,而越是高位就越稀少。
后来,她终于明白了。
因为高位的人之所以在高位,那是经历了千淘万漉的洗涤,洗去了人性中敦厚的那一面,将精明算计权衡利弊无限扩大,形成了高圈层普遍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模式随着子孙绵延代代传承。
后代们为了守卫自己的地位权势更是将这种传承进一步提炼深化,制定条条规则堵住了从下往上的通道,将人性的劣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而底层的人们虽然也有人性中的恶劣性,但同时也保留了人性中纯善温良的秉性。
制定规则者颁布清规戒律要求人们严格遵守条条框框,底层人们大都老老实实遵守这些道德和法令规则。
但是,制定规则者却拥有无视规则的权利,凌驾于规则之上,为了自己的利益攫取底层的血汗。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之所以制定规则,就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和压榨底层之人。
老实之人任由压榨,不肯被压榨者就被逐一剔除。
这就是北燕国的现状,这就是北燕尽管国力强盛却仍然有人吃不饱穿不暖的原因。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是不肯被规训,长有反骨者。
长有反骨,才会质疑现状,反思现状,继而发现本质,产生改变现状的想法。有了想法,才会有将之付诸行动的可能性。
轩辕启凤长有反骨,她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她想要一个人人可以吃饱饭,穿暖衣的太平盛世。
既然父皇无法实践,那么她想要试一试。
这些年她也在积极组建自己的势力,建立自己的消息通道,发展自己的人马,密切关注北燕国的所有动态。
当她嘴里含着甜蜜的糖浆块从大杂院出来后就直奔城中酒楼,她的消息来源据点之一。
酒楼老板将最近收集到的消息汇整交给她翻阅,轩辕启凤边左右倒腾着嘴里的糖块,边逐条查看最新消息。
忽然,她的目光在其中一条看似寻常的消息中顿住了。
“东市靠近横门闹市区新建了一家花楼,修整华丽富贵,姐儿来自本土、南江、西域、波斯等多国佳丽,容貌出众,才艺俱佳。”
轩辕启凤指着这条消息询问老板:“背后之人是谁?”
凡是烟花戏院酒楼,能在一国都城立足者,背后定有靠山。
剧情魔力消失后怎么会变成这样?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