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徐府的管家亲自带人前往通政使司,将徐阶昨晚写好的那份请辞奏疏递上,而后则拿着回执离开。
“徐阁老真要上疏请辞!”通政使司和一些前来呈送奏疏的官员见状,不由得瞪起眼睛惊讶地道。
由于吏科右给事中王军上疏弹劾当朝首辅徐阶的事情昨日便已经传开,今日徐阶缺席早朝,很多官员都已经预判到徐阶要上疏请辞。
尽管大家都已经有所预判,但亲眼看到徐阶真的要递上请辞奏疏的时候,周围的官员都是大为震惊。
有些官员亦是宛如徐阶所料一般,脸上更是流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
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徐阶想要除掉林晧然,但却没有想到林晧然已经有了如此惊人的实力,已经是要出手除掉徐阶了。
从指使自己弟子王军上疏弹劾,再到徐阶将奏疏的奏疏呈上,林晧然离“成功”已然是一步之遥了。
通政使司,这是少有聚于一堂办公的衙门。
端坐在正厅主桌的左通政使谢登之是徐党中的一员,却是当即下达指令道:“此乃首辅疏,汝等无须查验,即刻封存送往大内!”
原本还想假借检查奏疏行文是乎合制为由查看奏疏内容的官员听到这个指令,却是默默地交换一个眼色,却是只能遵照着谢登之的指令行事。
几个通政使司官员将徐阶那一份奏疏放进箱中,而后在其他官员的监视下,将这个盛装满满奏疏的箱子贴上封条,便交由其他官员将大箱子押送司礼监文书房。
随着司礼监文书房地位的抬升,通政司已然是最大的政治斗争牺牲品,往往都沦为转送奏疏的清水衙门。
奏疏还没有送到宫里,外界已经一片哗然。
“首辅大人乃大明定海神针,岂容一个小小给事中如此编排!”
“往日种种自有后人道哉,而今挑起此等旧事,分明就是要扰乱朝政”
“徐阁老是忧国忧民之良相,若其离开乃大明之殇,汝等可愿与我上疏皇上挽留良相乎?”
……
随着徐阶上交辞呈的消息传开,以徐党为首的官员纷纷将矛头指向王军,同时相邀左右同僚一起上疏挽留徐阶。
一个官员上疏请辞很是寻常,几乎每个京城官员都有过这个举动。通常而言,上疏挽留的官员越多越能证明这位朝堂大佬的地位和声望,而皇上往往会更加忌惮,进而会选择挽留。
徐阶虽然这么多年没有什么建树,但却是一个拉拢人心的政治高手。若不是林晧然的横空出世,恐怕真会如某个科道言官所说一般:“惟务养交固宠,擅作威福,天下惟知有阶,不知有陛下”。
尽管如此,徐阶亦是有着很强的“群众基础”,很多官员纷纷进行了响应,一起上疏对徐阶挽留。
当然,之所以有不少中立派会选择挽留徐阶,很大程度还是他们知道徐阶跟隆庆走得近,且这种程度的弹劾根本无法扳倒徐阶。
纵观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王军所弹劾的事情算不得什么。
不管是徐阶支持嘉靖修道,还是徐阶主力重建万寿宫,亦或者是弹劾的其他事情,这些事情的对与错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就像你咬定对方不是好人,对方真不是什么好人,但你拿不出证据那就是恣意揣测,甚至是一种诽谤行为。
特别王军的对手是大明最狡诈的政客徐阶,哪怕徐阶在军事上的种种不作为,像早前徐阶对韦银豹等叛贼的纵容而造成地方百姓遭受更大的危害。
徐阶亦是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说词:“自宋以兵属枢密,用兵机宜,宰相已有不与,闻者至,我朝革丞相设六卿,兵事尽归之兵部,阁臣之职止是票拟”。
正是借着这个看似权责分明的理由,便是将他嘉靖朝时期在军事上的不作为,甚至军事上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