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位妃嫔称号,相当于丞相,爵比诸侯,曹魏时期昭仪地位有所下降,位在夫人之下,爵比县侯。
曹操妻妾众多,真正可以称为“夫人”的,也只有一个姓丁、一个姓卞的,其他的都是后代的统称,就像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活着的时候也没有夫人称号——她是侍妾。
貂蝉在除董卓、灭吕布过程中立有大功,加入曹操“娘子军”后,地位仅次于丁夫人、卞夫人而被称为王昭仪,那也就顺理成章了:
“王昭仪生赵王干,干母有宠于太祖(曹操)。及文帝(曹丕)为嗣,干母有力。文帝临崩,有遗诏,是以明帝(曹丕)常加恩意。”
王昭仪也好,王貂蝉也罢,该女子受宠于曹操,都是不争的事实,她生那个儿子也比较有意思,他居然管哥哥曹丕叫父亲:
“常呼文帝为阿翁,帝谓之曰:‘我,汝兄耳。’文帝又愍其如是,每为流涕。”
曹干管曹丕叫父亲,并没有不可说的原因,曹操也知道得很清楚:这孩子三岁没了妈,五岁没了爹,是曹丕亲自带大的。
有人说王昭仪这个儿子是收养的,但是《三国志·卷二十》明确写着曹干是王昭仪所生,咱们还是采纳陈寿的说法,鱼豢私撰的《魏略》,就且放在一边不提了。
王昭仪就是王貂蝉,这样一想,很多事情就都解释得通了:
丁夫人和卞夫人虽然先后为正妻,但是在曹操立嗣一事上都没有什么发言权,只有像貂蝉这样的优秀女特工说的话,曹操才有可能采纳。
说貂蝉在归属曹操后受封昭仪,也是不合规矩的,因为曹操并没有称帝,自然不可能封某个妾侍为昭仪。昭仪之称,极有可能是曹丕篡汉后,想起貂蝉在自己继位中出了一把子力,同时也看在小弟管自己叫父亲的情分上,给貂蝉一个较高的封号,也算是一种补偿。
王貂蝉变成王昭仪,这只是一种推测,史料的有趣之处也。
随着虹光大戏院内《貂蝉风云》的终章缓缓降下帷幕,钱凯饰演的吕布与慕容雪诠释的貂蝉,两人那深情而又纠葛的眼神交流,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空,直击每一位观众的心灵深处。
他们的演绎,不仅仅是角色的再现,更是一次灵魂的触碰,让人忘却了戏与现实的界限。
舞台上,貂蝉以她那绝世之姿,周旋于董卓(由老戏骨钱盘春扮演,威严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情)、吕布与曹操(青年才俊钱彦饰,英气勃勃又不失权谋之心)三位权倾一时的男性之间。
她的每一次蹙眉、每一次浅笑,都牵动着台下每一个人的心弦。这段超越常规的爱情纠葛,不仅挑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也让在场的戏迷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权力、欲望与真爱面前,人性的天平究竟会如何摇摆?
戏毕,灯光渐亮,但观众们似乎还沉浸在那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情节中,久久不愿离去。他们三五成群,或低声细语,或热烈讨论,话题无外乎是貂蝉与这三位男性之间复杂微妙的情感纠葛。
“你们看,貂蝉望向吕布的眼神,那绝对是真爱无误!”
一位年轻女子激动地对着身旁的朋友说道,眼中闪烁着对纯真爱情的向往。
“可我觉得,貂蝉对董卓的顺从,更像是出于无奈,她心中或许有着更深的算计。”
一位中年男士,手执茶杯,眼神深邃,似乎能从角色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中读出更深层的含义。
“别忘了曹操,他对貂蝉的欣赏与渴望,那可是藏在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动作里的。这样的三角关系,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另一位观众补充道,脸上洋溢着对戏剧艺术的赞叹。
正当众人讨论得热火朝天时,舞台一侧,钱凯与慕容雪悄然现身,他们换上了现代装束,却依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