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令处斩而死的。” 崔心武还没反应过来,卖书的小伙就叨叨叨说了出来,同时他好像还沉浸在黑胶唱片的乐曲里。 这家伙不知什么时候换了一张唱片。 崔心武和何雨柱对视一眼,心中都有点惊诧。 何雨柱赶紧放下手里的书籍,就好像他才知道里边有砒霜一样。 “放心吧,我检测过,里边没有砒霜,银针都没变黑。我估计这是一个书生照着野史故意那么写的。 古人自称时常称名而不称字,这是另一个破绽,也是最大的破绽。” 小伙又开口了。 他显然是深入研究过,说的头头是道。 但是他没想过,王世贞也是要脸的,送这种书怎么能用本名呢?用字就不同了,古人同字的人很多,就算是掩耳盗铃那也得做一下。 而且,书上确实有砒霜啊,三氧化二砷就是砒霜。只不过是量少了一些而已,系统检测都需要时间,这小伙用银针是检测不出来的,除非他把银针一直夹在书里很长时间了。 崔心武信息不完整,他猜不出什么,不过何雨柱都把黑胶唱片和古董唱机抱出来了,意图还不明显吗? 再者说了,小伙抱过来的古书都是真品,其中还有明朝的木活字版本,品相还都不错,最主要的是这些《金瓶梅》它成体系! “小伙子,你打算怎么喝换法?” “就这些唱片加上这台唱机吧。” 小伙说的随意,原来还说是换黑胶唱片呢,现在又丝滑地加上了那台古董唱机,脸都不红一下。 崔心武看看何雨柱,何雨柱开口道:“这台古董唱机是民国时期从英吉利引进的,收藏过它的有民国时期的外交部次长,一位省主席的岳父,还有一个倭国商人。 它的价值在三万块左右,至于你的书,值多少钱我就不说了,你心里有数。” 何雨柱拿出来的黑胶唱片都是大众货,没有什么限量版和纪念版,不太值钱,所以他就故意没说唱片的价值。 小伙心知肚明,他在心里想着他能拿出来得筹码。 一狠心,小伙从口袋里取出一本袖珍本《五经全注》来,放到了崔心武面前。 “您看加上这个够吗?” 崔心武拿起书来看了看。 这本袖珍本《五经全注》仅5厘米长、4厘米宽、不到1厘米厚都,但包含的内容可不少,按页数计算大概得有20万字以上。 这种修真书籍通常采用密行细字印刷,字体常小于米粒大小,部分采用活字印刷术制作,但相关技术已失传。 ? 这种书多为考生作弊工具,因科举考试需携带大量四书五经内容,古人将重点内容浓缩于袖珍书中,藏于靴内机关带入考场。 这种书但是有一定的守榜价值。
第685章 少年(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