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纵然前路多凶险,誓把精诚化碧埃(2 / 8)

丹墀两侧,绯色、青色、黑色的朝服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凝重,往日议事时的争执或附和皆已不见,唯有均匀却沉重的呼吸声在大殿中回荡,与殿外的风雨声交织成一曲压抑的乐章。

礼部尚书王瑾身着绯色朝服,双手拢在朝笏后,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粗糙的掌心沁出细密的冷汗。他几次抬眼望向御座上的萧桓,喉结剧烈滚动,欲出列进言,却被身旁的内阁首辅刘玄以目光暗暗制止。刘玄微微摇头,眼底闪过一丝无奈与警示 —— 此刻的进言,若触怒沉默中的帝王,非但救不了谢渊,反而可能引火烧身,成为徐靖党羽攻击的靶子。

另一侧,诏狱署提督徐靖面色阴沉如铁,眼角的余光不时扫过身旁的吏部尚书李嵩与礼部侍郎林文,三人眼神交汇间,满是对帝王拖延的不满与焦躁。徐靖的指腹反复摩挲着朝笏边缘,粗糙的木质纹理硌得指尖发疼,却远不及他心中的焦灼 —— 帝王迟迟不表态,莫非真被那些忠臣的谏言说动?不行,绝不能让谢渊有翻身之机。他正欲出列再逼,却被李嵩以袖角轻轻一拉,李嵩微微颔首,示意他忍耐。窗外的冷雨越下越密,打湿了殿檐下的铜铃,铃声细碎而凄凉,李嵩望着那摇曳的铜铃,心中暗忖:此刻再逼宫,恐会适得其反,不如借帝王的沉默,再暗中布置,彻底断绝谢渊的生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散朝之后,官员们的身影刚出奉天殿,压抑的沉默便被窃窃私语打破。回廊的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油亮,倒映着天空的阴云与两侧的宫墙,青苔沿着砖石的缝隙蔓延,透着一股湿冷的寒意。兵部侍郎杨武与刑部尚书周铁并肩而行,脚步匆匆,朝服的下摆扫过潮湿的地面,带起细碎的水花。“陛下究竟在想什么?” 杨武的声音压得极低,满是焦灼,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谢大人在诏狱多待一日,便多一分危险。徐靖党羽手段狠辣,若再拖下去,怕是会在狱中对谢大人下毒手!” 周铁眉头紧锁,沉声道:“陛下的沉默,或许是在权衡。但我们不能等,需尽快找到徐靖构陷的铁证,才能打破这僵局。” 两人驻足于回廊转角,身后是朱红的宫墙,身前是蔓延的阴云,快速商议着后续的查案计划,每一个字都透着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

与此同时,吏部尚书府的偏厅内,炭火烧得正旺,跳跃的火焰将室内映照得暖意融融,却驱不散几人脸上的阴霾。窗外的夜色渐浓,冷雨敲打着窗棂,发出单调的声响,与室内的沉默形成诡异的对比。“帝王这般优柔寡断,难道真要因一个谢渊,让我等苦心经营的局面付诸东流?” 林文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怨怼,手指用力敲击着桌面,震得茶杯中的茶水微微晃动,“那些百姓的请愿虽已声势渐弱,但秦飞的查案从未停止,若被他找到证据,我们都将万劫不复。” 徐靖端起茶盏,却未饮,重重搁在案上,茶水飞溅而出,落在紫檀木的桌面上,留下深色的痕迹:“急无用。帝王的沉默,既是犹豫,也是机会。我们可借此时机,再销毁一批与石崇往来的痕迹,同时让李大人动用吏部职权,再掣肘秦飞一番,断了他的查案之路。”

李嵩颔首应道,指尖摩挲着茶杯的边缘,眼底闪过一丝阴狠:“此事易耳,我即刻下令,将秦飞留在吏部备案的几名亲信缇骑,调往边境核查军籍,让他无人可用。”

宫中的氛围更是紧张到了极点。宫道两旁的宫灯在风中摇曳,昏黄的光线在地面投下晃动的阴影,如同鬼魅般游走。太监宫女们走路皆放轻了脚步,裙摆扫过地面几乎无声,连呼吸都刻意放缓,生怕自己的一丝声响触怒了沉默中的帝王。魏进忠(魏奉先字进忠)身着深蓝色内侍袍,在御书房外的宫道上来回徘徊,靴底碾过落在地面的残叶,发出细碎的声响。

他几次欲上前求见,都被守在门外的总管太监拦下。“魏公公,陛下有旨,正在沉思,任何人不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