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子颂莫急。”
“学生不急,就怕到时候不好找人。”
“嗯,是个问题。”苏轼点头,“待会儿遇见,提醒他两便是。”
几人赶紧也跟上,前方还真的是出现了一座‘灯山’。不过灯山之前,率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彩结金书的大牌,上书
“熙宁与民同乐!”
几个字如笔走龙蛇,显然出自名家之手。
而灯山则位于宣德楼前百十来丈处,数十丈高、挂有花灯万盏。远看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端的是如影如幻,好似蓬莱仙岛。灯山的左右还有文殊、普贤法相,坐在狮子白象之上,手指处冒出五道流水。细看之下,竟然是用辘轳绞水弄上灯山顶端,并用木柜贮存,再逐渐放下,看起来像瀑布一般。
张子颂便一脸感叹“宋人还真会玩。”
而灯山四周,自然是早就围满了人,一个个笑逐颜开、指指点点。
只是,却没有看见苏迈与洛洛二人。
几人只得绕过灯山,向宣德楼挤去。此刻街道两边,已有兵士站岗。不过倒也没有阻拦众人,只是维持秩序。而这一段的街道上,还用荆棘围绕,谓之‘棘盆’。里面竖着一些十来丈高的竹竿,挂着彩纸糊成的戏曲人物,随风飘动、宛若飞仙。旁边还有所谓的‘乐棚’,正演奏的欢快的乐曲。
乐棚后便是宣德楼了,黄缘帘中,有‘御座’矗立。
神宗携带妃嫔,坐于其间。
三公主也赫然在列,眼神望向人群,似在搜寻着什么。
可惜,她却无法看到张子颂。
人太多了。
张子颂等人也不可能再靠近宣德楼了。安全起见‘宣德楼横街’与宣德楼之间,是不允许百姓靠近的。毕竟,大宋朝的‘神臂弩’,射程还是很远的。若有人再装上‘床子弩’,只怕神仙都救不了皇帝。
不过好在,几人终于是看见了苏迈和洛洛。
两人竟然围在一处小摊前,一人捧着一个小碗,大肆吃着煎夹子。
张子颂终于舒了口气,随后他便辞别苏轼“先生,王驸马托我给人送点东西,就在‘潘楼街’附近,学生一刻钟便回。”
“去吧。”苏轼点了点头,“回来后去灯山汇合。”
“好。”张子颂揖手而去。
苏轼则来到了苏迈两人身边,“迈儿,人太多,跟紧我们别走散了。”
“孩儿遵命。”苏迈放下煎夹子,拉着洛洛跟上。
苏轼几人回到灯山附近,看起花灯、杂耍来。道士有些不合群,便是双手抱胸,一个人站在边上有些不合时宜。毕竟道士只与图图、洛洛熟悉。但是图图跟着王闰之去绸缎铺了,洛洛又被苏迈拉去猜灯谜了。苏轼便感到有些歉意,随后吩咐杨金蝉和任采莲道“乳娘、杨嫂,你们照顾好弟妹。”
说完之后,苏轼便拉起道士,“林道友,咱去大相国寺看法会吧?”
“先生不是道家之人么?”道士有些不太愿意。
“道家、佛家,都是出家,哪有那么多忌讳。”苏轼一脸笑意,拉着道士向南走去,“和尚们如果不好色,还是挺有意思的。走吧。”
“夫人她们怎么办?”
“不妨事的。子颂很快就回来。”
眼见先生推崇佛家,道士便也放下成见。只是两人都忽略了一件事情,灯山下只剩老幼孕妇,万一遇到歹人怎么办?
然后,苏迈史氏等人,就真的遇见歹人了……
s,关于苏轼家的下人,参见《苏轼全集文集卷十五墓志铭》。其实先生一生,很少给人写传或墓志铭。但却为了两个下人,不吝笔墨。尤其读到‘生有以养之,不必其子也。’毛驴很是感动。先生高义!
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