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承自《碧血剑》,其中颇多人物,乃是两本书中都曾出现,而那穆人清,在《碧血剑》时号称天下第一高手,乃华山派绝顶高人,江湖中人,自当听说其名。
因李晏已有经验,或许是那圆形图案之故,李晏在此世界初始习武,进境甚快,不过月余时光,便已接连打通三条正经,比和他同住一间院落的那小道士,兀自领先一层。
这却让云雁道人十分惊喜,连连慨叹,李晏乃是习武奇才,当可发扬武当门楣。
这一个月来,李晏多方探听,已然知晓此界是何方天地,正是《鹿鼎记》世界。不过,《鹿鼎记》的剧情尚未开始,《碧血剑》的剧情又早已结束。李晏颇感庆幸,暗想“来至此界,自当见识天下英豪,仗剑游历天下,我如今年岁尚幼,逢此乱世,武功未成之际,却也不敢轻易下山,行走江湖。”
《鹿鼎记》剧情开始之际,康熙继位未久,鳌拜专权,若鳌拜身死的消息传开,便意味着《鹿鼎记》剧情正式开始,李晏便可下山,去会一会这清朝初年,那许多英雄豪杰!
一念及此,李晏便自心潮澎湃。
可出乎李晏余料的是,自他被云雁道人带上武当,传功授艺之日起,往后十余年,江湖中消息虽多,却从未有韦小宝的讯息,鳌拜也是官越做越大,甚至在康熙继位后,受封顾命辅政大臣,清廷政事,一时只闻鳌拜,而不知康熙。反倒是天地会的消息,武当山上流传甚多,那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风采,让云雁道人好生神往,时常对李晏慨叹,若非山上事务繁多,真想去往东南之地,与那陈近南把酒言欢。
又是五年时光,到得这时,李晏此生已年满二十五岁,比之主世界时,犹自年长九岁。而他也已后天小成,十二正经俱通,已不下于云雁道人,乃是武当山上的两大高手之一。
只是他僻居武当山上,从未下山,于江湖中名声不显,倒是无人知晓了。
“晏儿,你何必与我一般,枯坐武当山上?你尚且年轻,可去那武林中闯荡,以你的功力,江湖中胜过你的,当没有几人。”云雁道人时常对李晏说道。
李晏笑而不语,若江湖中风云未起,他便是下山,又能遇到几名高手?还不如呆在武当山上,习练武艺。《纯阳无极功》他回到主世界后,自不会再去习练,但武当功法甚多,他自要抓紧时间,磨练自身技艺,无论拳经剑谱,他皆有涉及。
云雁道人一时倒怕李晏贪心,贪多嚼不烂,曾明里暗里告诫李晏,但见李晏自有分寸,且进境甚快,又不耽搁《纯阳无极功》的习练,便自由得他去了。
而这一天,江湖中终于传来消息,鳌拜身死,康熙初掌大权。
李晏听闻,仰天大笑,让送信的小道士十分不解,误以为李晏和那鳌拜有深仇大恨。
其时晴空一碧,新月的银光洒在武当山上,李晏收拾衣物兵刃,携了一柄利剑,辞别云雁道人,便独自下山,径往东南而去。
这时天下初步安定,南明已被磨灭,独剩台湾的郑家势力,兀自举起反清大旗,但也是无力回天,声势较之南明永历之年,大有减弱。
李晏一路东行,所见者,男人皆是脑后一根头发辫子,额前光头,正是满清“留头不留人,留人不留头”政策的“功劳”。
而李晏黑发满头,束成发冠,十分惹眼,途中不免让人告发。
这一天,李晏到得一处小镇,在一家客店用饭,他不喜酒,向来滴酒不沾。
忽店外马蹄声响,十余人骑马奔来,都是满清官兵的打扮,十余骑奔到近处,将客店围了,为首的军官喝道“咱们奉命捉拿前明余孽,无关人等,都退开了。”
店中客人见了,哪敢逗留,都立马结账,溜了出去。那客店掌柜和两个店小二,躲在后厨,不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