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薛拯,追到了手。
他们出双入对的身影宛若一对璧人,由于他们又双双考入了同一座城市的大学,经常教育学生们不能早恋的老师也好似不再象过去那样严阵以待,从此他们的故事也成了这所重点中学里,学生高考前黑色岁月里的光亮和叨叨念学生嘴里的一段佳话。
薛拯的父母听说了这件事,打听到了杨婷婷的家境。
虽然是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但赶上改革开放的大潮,就一家子来到城里闯世界开了个糖酒商店。
每到寒暑假,薛拯就是这家店里的义工。
薛拯的父母想找机会去和杨婷婷家人聊聊,就来到了杨婷婷家的商店转转。
一天早晨,他们亲眼见识了杨婷婷全家,白天里,把店面当商店;晚上,又在店里打地铺的生活。
薛拯的母亲看着儿子,远远的走过来,正提着准备给杨家一家人的早点,踏入店门,流着泪跟儿子说
“大山,我们是想培养你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的,可是你却利用假期成了他们家商店的义务搬运工!早晨你从小到大都是妈妈把早点拿到你眼前的,可你现在我坚决不同意你们的婚事!”。
薛拯的话还是那样的少,但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父母后来想通了,因为薛拯一定要出国深造的,那时候,这对恋人就一定能分开。
大三的时候,一个好消自己传来,美国一所知名大学,特召薛拯去国外边读书边做科研项目,薛拯的父母高兴坏了。
这下,不用他们夫妻再拦在中间,距离就把这对恋人给阻隔了。
一年后,薛拯在美国获得了一项专利,春节期间准备回国过年。
电话传来喜迅后,薛拯的家里张灯结彩,迎接薛拯的归来。
机场接机的时候,令这对老夫妻傻了眼,原来薛拯和杨婷婷十指相扣一起走下飞机。
杨婷婷完全是一个准儿媳的模样,大大方方的随着薛拯称呼着老两口
“爸爸!”
“妈妈”。
原来,薛拯来到美国前,就办了杨婷婷的陪读手费,这个手续里必须有的一张证件就是结婚证,他们已偷偷登记一年有余了。
万慧来夫妻见木已成舟,本想也跟杨婷婷缓和一下关系,没料到其中的一件事令他们对杨婷婷的成见也越来越深。
过了春节,家里的亲朋好友都来为薛拯小夫妻送行,大家嚷着要见见“亲家”。
薛拯的母亲便想叫来杨婷婷说了这个想法,也想借此机会两家相识,以后进一步来往。
没想到被杨婷婷拒绝了。
薛拯听说了这件事,跟母亲说是自己让杨婷婷这样做的。
以后的日子里,薛拯总是挡在杨婷婷的前面,来面对来自家庭的各种压力和纠纷。
他认真的跟杨婷婷说
男人,这是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