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分明。”
徐景行竖起大拇指赞道“好眼光,我跟您说啊,九叠篆这玩意儿,说穿了其实挺简单,就看叠的层数多寡,在尺寸和篇幅的允许下,在疏密恰当的前提下,叠的层数越多越好,您选的这一张,就是各种极端情况下的最优选择。”
“呵呵呵,”孙玉英被徐景行的小奉承夸的很开心,轻笑几声后才问“这就动手吗?多长时间能做好?”
“最多俩小时。”
“真能这么快?”
“您这章子本身就是半成品,已经打磨好了,连印面都平整的一塌糊涂,我只要把字刻上去就行,很简单的,两个小时已经是保守估计,”徐景行一边信心满满的回答,一边拿着章子和草稿图走进工作间。
工作间里,在徒弟安心和孙玉英的旁观下,他直接拿起刻刀开始动手。
孙玉英又糊涂了,“不用倒字么?”
“都在脑子里呢,”徐景行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拿起刻刀就对着空白的印面刻了下去。
不得不提的是,孙玉英这枚半成品印章的品质确实好,硬度虽然比寿山石要高,但刻刀与印面接触后的反馈力却很柔和,不滑,不崩,跟和田玉完不容。
用錾刻刀刻和田玉,有一种拿着刀子在玻璃上划的感觉,很不舒服。
但刻这鸡血石,却像是在刻干硬的细泥块,刻出来的残屑都是匀称的细屑,能治愈强迫症的那种细腻和柔和。
所以一沾刀,徐景行就喜欢上了这种感觉,难怪高档鸡血石能卖那么贵,是有道理的,光这份手感,就是他昨天刻的那些大众料根本没法比的。
回头一定得弄点好鸡血石玩玩。
他一边雕刻,一边把这事儿当个事儿记在心里。
不到十分钟,原本平整光滑的印面上就布满了一条条的引线,再经修饰,也就四十分钟的时间,主题印文就大致完成了。
孙玉英更加吃惊“这就好了?”
“还差点收尾,”徐景行笑着解释道“篆刻跟咱们画水墨画差不多,刚开始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惬意的很,但框架成了之后还需要在细节处进行修补,补点色,或者填两笔。”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这就好了呢,不过看起来也不缺什么了呀。”
“边框,还有线条的细节纹理,”徐景行指了指自己画的草稿,“您也知道,哪怕是单线条,在美术上也有很多讲究,粗细长短平滑顿挫的线条的艺术表现力也不一样,这一点,在篆刻上表现的更加明显,因为这里的线条不是普通人认知的那种细长的线条,而是笔画,具体点讲,这上边的每一条线其实是由两条线组合而成的。
“对应到具体的刀法运用上,讲究更多,拿这枚九叠篆章子举例,因为字多,线条必须足够细,但细长又密集的线条会显得密而杂,怎么办?那就把线条刻的有力一点,怎么才能把线条刻的更有力呢?有好几种办法,而我用的是最常规的那种,每道笔画的两侧线条都切刀法刻出那种直而有力的直线,切面角度在七十度左右,这样印在纸面上的线条会非常明朗。
“什么叫切刀法?看我手势,就像切肉一样用刀尖一下一下的切,这样每一刀只能切出很短的一条线,但因为距离短,所以好掌握,发力彻底,切出来的线条短而直,与之相法的是冲刀法,冲刀法握刀姿势不变但运刀距离较长,切出来的线条较长且有一气呵成的畅快感,两种刀法切出来的线条在艺术感染力层面各有特点,需要根据印文内容、风格进行调整。”
徐景行一边讲,一边动手,一刀一刀接一刀,对因为做了微调之后又刻上边框,这才算完工。
完成后,他端详一番后把印章放在桌子上,伸手一指“孙老师,要试试效果吗?”
孙玉英却先看了看时间,赞道“总共用时五十六分钟,不到一个小时,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