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8章 古人经验(2 / 3)

夫,不思如何治理蝗灾。

但这样的做法并没能让蝗灾受到丝毫减弱,反而让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遭受了严重的损害。史籍中也有载“太宗在苑中捉蝗,咒之曰‘人以谷为命,而汝害之,是害吾民也。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汝若通灵,但当食我,无害吾民。’遂吞之。”但其还只是处于憎恨的阶段,并没有采取得力措施。

不过李世民此举却开启了吃蝗虫的先河,唐代形成了食蝗的习俗,在常年蝗虫也成为了珍馐,是相互拜访时馈赠的珍品。赵昺也以为在食物种类匮乏的古代社会,蝗虫的确可视为营养佳品,蝗蝻的粗蛋白含量很高,营养价值与鱼肉价值相当。而在一下蝗区,百姓还将多余的蝗虫淹死后晒干储存,也可以备不时之需。

真正开启朝廷治蝗是在唐玄宗年间,在朝堂之上,还上演了一出姚崇舌战腐儒的大戏。卢怀慎以“蝗是天灾,岂可制以人事?……又杀虫太多,有伤和气”,主张“修德以禳之”。他的观点,现在看来可笑,但在当时却是主流,否则在那个以天子至尊的时代,蝗岂会与蝗同名?

姚崇也不是一般人,在朝堂之上直接反讽“若其修德可免,彼岂无德致然?”接着又指出“魏世山东蝗,小忍不除,至人相食。”唐玄宗被说服,开展治蝗,当年就取得“捕蝗百万余石”的战果。开元五年,设捕蝗吏,专司治蝗。

这次治蝗时间,可以说是历史上的标志事件。从此之后,治理蝗灾统治阶层不再是消极应对,认为蝗灾是天灾,天灾不可违,而是开始从上至下积极应对蝗灾。思想发生了改变,以先民的智慧,做起事来就容易太多了。治蝗政策层出不穷,效果斐然,治蝗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从进入本朝以后,蝗灾的记载开始逐渐增多,主要原因除了因五代十国的混乱,导致治蝗不力,还有因蝗灾普查和记载更加详尽有关,从立国至今记载蝗灾七十余次,有大有小。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对待蝗灾态度的改变和治理经验的积累,也是使得治蝗政策也有了不断进步。

秘书监查找出来的治蝗方法上,在赵昺看来十分笼统,方式主要主要有奖励捕蝗、立法捕蝗、宣传治蝗三大方式,而其中他们以为奖励捕蝗的政策最为有效。

在治蝗方法上对于古人来说,在没有科学的时代,利用人力灭杀蝗虫就成了不二之选,但是人力灭杀蝗虫在赵昺看来其中也是有很多讲究的。

其一就是断子绝孙法,古人以为蝗虫“种可传生,一石可至千石,故冬月掘除,尤为急务。”说白了就是挖蝗虫卵,这个挖卵也不是随便挖的。按照记述的说法,挖卵应该“冬晴未经雨雪之时易寻,务必实力搜挖,并于挖尽处设一标志,以便交春寻看。春间看过无子,初夏仍当再看一次,以防遗漏。”也就是说除恶务尽,必须得来个几遍,要不然蝗虫的繁殖能力,几十个到几万个是分分钟的事情。

其二就是活埋。坑杀蝗虫则是一个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是,先集合男女老幼挖个沟,然后深广各二尺,沟中相距丈许即作一坑,以便掩埋。在沟里面放点食物引诱蝗虫来吃,等蝗虫来了之后,就开始灌水,蝗虫肯定是跳不出去的,这样来回几次蝗虫就全部被活埋了。

其三是赵昺看来是最与科学沾边的,这个方法姚崇发明的,姚崇发现“蝗乃壁飞,夜必赴火。”也正是利用了蝗虫趋光的特性。所以姚崇建议修一大堆简易的窝棚,然后将大批的蝗虫用篝火吸引,之后集体焚烧。这一招虽然有效,但是成本相当高,而且经常容易导致农田被毁,可以说是不得已的一招。不过效果据说非常不错,而这个方法在现代也在使用,不过已经是改良版,用电灯代替了篝火。

此外也提到了生物防治的方法,有放鸭治蝗的成功经验蝗未解飞,鸭能食之,鸭群数百入稻畦中,蝗顷刻尽,亦江南捕蝗一法也;除了鸭子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