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清东陵(7 / 8)

清东陵墓葬群内的地下水以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为主,分布在区内的人工填土层和强风化带内的风化裂隙中,含水层主要为人工填土中极不连续的砂砾石层、粉质粘土夹碎石层及砂碎石透镜体;大气降水是该地质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并主要通过蒸发和地下径流等方式排泄;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以溶滤作用为主,多形成低矿化的淡水,其矿化度一般为0.5~1.0克/升;水化学类型则以碳酸钙镁型水为主,其PH值通常在7.0~7.6之间。

生物多样性

清东陵所在地区土质优良,以常青乔木松柏为主的人工森林植被茂密,覆盖率高达71%,同时,景区内植物物产资源丰富,生长着人参、地黄等野生药材,还有小麦、芝麻等多种农作物以及苹果、樱桃等各类瓜果蔬菜。

方位布局

清东陵陵区南北长125千米、宽20千米,在清代时占地面积约为2500平方千米,分“前圈”和“后龙”两部分,以昌瑞山为界,山以南是“前圈”,为陵寝所在地;山以北是“后龙”,属于陵寝风水禁区,到雍正、乾隆时期,“后龙”已经扩展到雾灵山。如今,清东陵景区的管理面积约为80平方千米,四面环山,清代还在此陆续建成了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从陵区最南端的石牌坊[h]向北到孝陵宝顶,由一条约12米宽、6千米长的“清代最长神道”——孝陵神道连成,沿途的大红门、圣德神功碑楼[i]、石像生[j]、龙凤门[k]、七孔桥、小碑楼(神道碑楼)、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等建筑主次分明,井然有序。

清东陵的诸陵园格局严谨,集中有序,按规制营建了一系列建筑,总体布局为“前朝后寝”,以昌瑞山主峰下的孝陵为中轴线,其余各帝陵主次分明、尊卑有序地按辈分分列在孝陵两侧,并依山势呈扇形于昌瑞山南麓东西排列开来,彼此呼应,辈份低的陵寝距孝陵较远。以背对昌瑞山的角度来看,孝惠章皇后及众多妃嫔的陵寝孝东陵位于孝陵左侧,再往左分别是康熙帝的景陵、葬有康熙帝众多妃嫔的景陵妃园寝和葬有悫惠皇贵妃、惇怡皇贵妃的景陵皇贵妃园寝,再往左前方,是同治皇帝的惠陵,惠陵右侧是惠陵妃园寝;孝陵的右侧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再左侧是葬有乾隆帝妃嫔的裕陵妃园寝,孝陵的最左侧是咸丰皇帝的定陵,定陵的左侧分别是葬有咸丰帝妃嫔的定陵妃园寝、孝贞显皇后慈安的普祥峪定东陵和孝钦显皇后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另外,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位于风水墙外,临近大红门处。

具体分析内部格局,若以昌瑞山和金星山之间的连线为直径画圆,可以发现孝陵及后来营建的各帝后陵寝大致呈扇形聚集分布在这个圆的边上,且以孝陵为中心,只有惠陵比较偏离这个聚集区,而昌瑞山和左右护砂[l]也都大致分布在这个圆的边上。因此,清东陵可以大致视为一个以昌瑞山、金星山为中轴线,以昌瑞山、金星山之间的连线为直径的圆形格局。此外,这条中轴线实际上还可以延伸到更远的烟墩山,而且从昌瑞山到影壁山的距离和从影壁山到烟墩山的距离大致相等。

建筑特征

建筑特色

清东陵在建筑形制、布局、组合、工艺上都有许多自己的建筑特色,主要具有“坐北朝南、神道贯穿、居中当阳、中轴不偏”“经纬组合、高低错落、逐级增高、对比衬托”“因山建陵,人文、自然,动静结合”“前朝后寝,二方一圆,南北排列,三进院落”“左右对称、彼此呼应、均衡布局、主次分明”等五个方面的清代陵寝建筑特点。

清东陵的每一座帝陵都选在陵山之阳的“龙脉正穴”之处营建宝城[m]、宝顶,由此向南修筑一条长几百米至数千米不等的神道,并以此为中轴线。陵寝的明楼、隆恩殿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