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春种(1 / 2)

春天的风,刮得更加肆无忌惮,时不时还卷起沙尘暴。

虽然气温有了明显升高,可“呼呼”的西北风让人不敢脱去厚重的棉袄。

早上天还没亮,冯德昌和王秀芬就已经在院子里掺肥料了,把肥料和种子按一定比例掺匀,再装进肥料袋子里。

等冯雪莹起床,周桂花的荷包蛋已经端上桌了。干活的时候每人都有一个鸡蛋,冯德昌是两个。

快速吃过饭,架好马车,拉着掺好的小麦种子、木头耙和犁、石头磙子,还有一包油香和一塑料桶熬好的茯茶。

王秀芬牵着马,冯雪莹和妈妈并排走着。

冯德昌拿着鞭子,赶着两头牛走在后面。

走到地头,马车就得卸了。自家地在里面,东西得靠人一趟趟背过去。

冯德昌首先扛起犁往地里走去,肥料袋子大概有一百斤,王秀芬和冯雪莹两人抬着一个走。

大家都累得气喘吁吁,尤其是冯德昌来回跑了好几趟。

干力气活的时候,男人确实有优势,这也是农村人一定要生儿子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冯德昌喝了一口茶,就给两头牛加上档杆和犁,开始犁地了。

他抓着木头犁上的两个把手,一只手还捎带着鞭子,扶着犁,吆喝着牛走起来了。

犁头所到之处,地面上就划出一道沟,里面黑湿的土被翻了过来。到了地头转个圈,再犁回来,如此反复。

第一天犁地,两头牛的配合没有那么默契,冯德昌时不时要甩上两鞭子。

冯德昌犁地的动作非常丝滑,看似地很松软一样。其实这是个力气加技巧的活。

扶犁的劲要用得大小适中,劲太小犁进不去,只能翻个表皮,有水分的土还没翻出来。

用劲太大,太消耗体力,坚持不了多久。

一会儿功夫,冯德昌的身体就热起来了,他脱了棉袄继续犁。

这时候,冯雪莹和王秀芬几乎是闲着的,暂时没有能干的活。她们俩拿着铁锹在沟里挖蕨麻吃。

它刚刚露出个小芽,一铁锹竖着挖下去,把土往旁边一翻,就会看到好几根蚯蚓一样的植物。棕褐色,粗粗胖胖的,拿起来把上面的泥巴擦掉,就可以吃了。

又甜又水,还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味。如果挖多了,带回家晒干可以熬粥,做大米糕等。

这是吃蕨麻最好的时候,随着它的叶子越长越大,下面的根就慢慢空了。

地已经犁出小半块了,王秀芬和冯雪莹的活也来了。

她们把马牵过来,用绳子把木头耙套好,要把犁过的地再耙上一遍,才能让地更均匀、平整,适合播种。

王秀芬使唤着马,冯雪莹则盘腿坐在耙上。这是她最爱干的活,以前都和姐姐抢着坐。

木头耙自身重量比较轻,必须要加些重量才能把地耙好。年龄大的人都不爱坐,找个蛇皮袋子装满土,往上一放就行。

年轻人却觉得好玩,在干活的时候还能享受坐马车的待遇,大家自然不会错过。

随着木头耙一圈一圈地经过,地上的小沟都被填平了,黑土和干土也混合在了一起。地变得均匀又平整。

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感觉没干多少活呢,肚子已经饿了。

如果在离家近的地上种,大家会放下活,回家吃顿热乎饭,再回来接着干。

冯德昌在出门的时候就没打算回家吃饭去。日子那么短,一来一回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再说就一顿饭,凑合点什么不行。

他们一家三口刚坐到田埂上,冯德昌就冲旁边地上喊:“建军,来这边吃。”

“好,这就来。”丁建军大声回应。

丁建军也是个木匠